送钱少府还蓝田

王维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
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
今年寒食酒,应是返柴扉。

拼音

cǎo sè rì xiàng hǎo,táo yuán rén qù xī。
shǒu chí píng zǐ fù,mù sòng lǎo lái yī。
měi hòu shān yīng fā,shí tóng hǎi yàn guī。
jīn nián hán shí jiǔ,yìng shì fǎn chái fēi。

注释

  1. 钱少府:指钱起,时任蓝田县尉(少府为县尉别称)
  2. 平子赋:东汉张衡(字平子)《归田赋》,喻归隐之志
  3. 老莱衣:春秋隐士老莱子着彩衣娱亲,表孝亲之情
  4. 山樱发:山樱花开放,指春季
  5. 海燕归:候鸟海燕北归,喻友人返乡
  6. 寒食酒:寒食节所饮之酒(寒食为清明前一日)
  7. 柴扉:柴门,指隐士居所

译文

春草日渐葱郁时,桃源中人归去稀。
手捧张衡归田赋,目送孝子彩衣归。
常等山樱花开日,恰似海燕北归期。
今年寒食共饮酒,料想已返故园扉。

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春,王维44岁任给事中期间。时值寒食节前,诗人送友人钱起返回蓝田(今属陕西西安),通过季节意象与历史典故,表达对友人亦官亦隐生活的欣羡,是其”仕隐主题”送别诗的代表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双典对仗(平子赋/老莱衣)
  • 季节意象体系(草色-山樱-海燕-寒食)
  • 空间隐喻(桃源-柴扉)
  • 语言清丽含蓄
  1. 思想内涵:
  • 对”吏隐”生活的推崇
  • 儒家孝道与道家隐逸的融合
  • 盛唐文人的双重身份认同
  • 时间循环中的生命感悟(”每候””今年”)
  1. 表现手法:
  • 借物喻人(海燕喻友人)
  • 未至先验(”应是”的推测语气)
  • 色彩暗示(草色/山樱)
  • 留白艺术(不写具体送别场景)

评价

  1. 宋·刘辰翁《须溪评点》:”‘每候’二句,右丞独造之境,后人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者。”
  2. 明·陆时雍《唐诗镜》:”结句’应是’二字,含无限怅望,盛唐送别至此极矣。”
  3. 清·黄生《唐诗矩》:”以寒食酒收束全篇,既应时节,又见情谊,此王右丞家法。”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