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李白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拼音

zhū fú yí chén jìng,qīng shān yè fàn yán。
jīn shéng kāi jué lù,bǎo fá dù mí chuān。
lǐng shù zǎn fēi gǒng,yán huā fù gǔ quán。
tǎ xíng biāo hǎi yuè,lóu shì chū jiāng yān。
xiāng qì sān tiān xià,zhōng shēng wàn hè lián。
hé qiū zhū yǐ mǎn,sōng mì gài chū yuán。
niǎo jù yí wén fǎ,lóng cān ruò hù chán。
kuì fēi liú shuǐ yùn,dāo rù bó yá xián。

注释

  1. 朱绂:红色官服,指仕途
  2. 梵筵:佛寺的法会
  3. 金绳:佛经中指引道路的金绳
  4. 宝筏:佛教比喻渡人的法宝
  5. 飞栱:寺庙建筑的飞檐
  6. 海月:海上明月,佛教常用意象
  7. 三天:佛教称欲界、色界、无色界
  8. 伯牙弦:用伯牙鼓琴典,指知音

译文

脱下官服离尘世,青山深处赴法筵。
金绳指引觉悟路,宝筏普度迷途川。
山岭树木托飞檐,岩间鲜花覆清泉。
佛塔影标海月明,楼阁势出江雾间。
香气弥漫三界内,钟声回荡万壑连。
秋荷凝珠已饱满,松荫如盖初成圆。
群鸟聚集似听法,龙象参拜若护禅。
惭愧未通流水韵,幸得入君伯牙弦。

背景

此诗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期(约750年),时年50岁左右。诗中描写春日归山参禅的景象,表达对佛法的虔诚和对知音孟浩然的怀念,是其”山水禅意诗”的代表作。

作品赏析

  1. 艺术特色:
  • 佛寺景观层次分明
  • 佛教意象密集运用
  • 对仗工整精巧
  • 声色香俱全的描写
  1. 思想内涵:
  • 仕隐选择的坦然
  • 对佛法的虔诚信仰
  • 自然与禅境的融合
  • 知音难得的感慨
  1. 表现手法:
  • 比喻手法(金绳、宝筏)
  • 夸张手法(香气三天下)
  • 拟人手法(鸟聚、龙参)
  • 用典手法(伯牙弦)

历史评价

  1. 明·胡应麟:”‘塔形标海月’一联,得山水禅寺神韵”
  2. 清·王士禛:”结用伯牙典,悼念之意在不言中”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