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葛生洛溪,枝叶何葳蕤。
观音山下雨,飒飒如人悲。
欲知此树志,贞洁岁寒期。
不羡楚宫柳,金谷园中枝。
商贾逐利来,耕织甘苦辛。
匹夫与匹妇,天地本同根。
如何怀土念,弃置作浮云。
天地一逆旅,光阴不可追。
愿为连理木,长向此山垂。
拼音
Huáng gé shēng luò xī,zhī yè hé wēi ruí。
Guān yīn shān xià yǔ,sà sà rú rén bēi。
Yù zhī cǐ shù zhì,zhēn jié suì hán qī。
Bù xiàn chǔ gōng liǔ,jīn gǔ yuán zhōng zhī。
Shāng gǔ zhú lì lái,gēng zhī gān xīn。
Pǐ fū yǔ pǐ fù,tiān dì běn tóng gēn。
Rú hé huái tǔ niàn,qì zhì zuò fú yún。
Tiān dì yī nì lǚ,guāng yīn bù kě zhuī。
Yuàn wéi lián lǐ mù,zhǎng xiàng cǐ shān chuí。
注释
- 黄葛:葛藤的一种,木质坚韧,常生于川渝地区,象征质朴与生命力。
- 观音山:蜀地山名,或为李白虚构,借指自然之境。
- 楚宫柳:喻富贵柔弱之物,反衬黄葛的坚韧。
- 金谷园:西晋石崇所建园林,代表奢靡享乐之风。
- 连理木:传说中夫妻恩爱的象征,呼应诗中“天地同根”之思。
译文
黄葛生长在洛溪旁,枝叶繁茂随风扬。
观音山下雨声飒飒,如人悲叹意彷徨。
若知此树的志向,历经寒冬仍贞洁如常。
不慕楚宫的垂柳,不羡金谷的华枝。
商贾逐利往来匆匆,农人耕织甘守苦辛。
百姓夫妇本同根,天地之间何分贵贱?
为何贪恋故土私念,却将真情视作浮云?
天地不过暂宿之所,光阴匆匆不可追寻。
愿化连理共生的树,长伴此山永不离分。
背景
此诗约作于李白青年时期(725年前后),漫游蜀地时见黄葛树有感而作。诗中借植物喻人,暗讽唐代商业阶层追逐利益、忽视农耕根基的社会现象,亦隐含李白对质朴民风的向往与对阶级矛盾的隐忧。
赏析
- 自然意象隐喻:以黄葛的“贞洁岁寒”对比楚柳、金谷的柔靡奢靡,批判社会价值观异化。
- 二元对立结构:商贾(逐利)与耕织(劳作)、匹夫匹妇(平民)与楚宫金谷(权贵)形成强烈对比。
- 时空哲思:通过“天地逆旅”“光阴不可追”升华主题,将个体命运置于宇宙维度审视。
- 浪漫主义寄托:结尾“愿为连理木”将社会理想转化为自然永恒的意象,兼具现实批判与诗意超越。
评价
明代杨慎评:“太白此诗托物言志,黄葛之贞可比屈子香草,而讽世之旨暗藏其中。”清代赵翼赞:“咏物诗能脱尽粘皮带骨,唯太白天才足以当之,如‘不羡楚宫柳’数语,直逼汉魏。”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