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汉阳辅录事·其一

李白

闻君罢官意,我抱汉川湄。
借问久疏索,何如听讼时?
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应念投沙客,空馀吊屈悲。

拼音

wén jūn bà guān yì,wǒ bào hàn chuān méi。
jiè wèn jiǔ shū suǒ,hé rú tīng sòng shí?
tiān qīng jiāng yuè bái,xīn jìng hǎi ōu zhī。
yīng niàn tóu shā kè,kōng yú diào qū bēi。

注释

  1. 汉川湄:汉水岸边
  2. 疏索:疏远冷落
  3. 听讼:处理诉讼案件(指辅录事原职)
  4. 海鸥知:典出《列子》,喻心境澄明
  5. 投沙客:指被放逐之人(李白自指)
  6. 吊屈悲:凭吊屈原的悲情

译文

听闻君罢官消息,我独坐汉水之滨。
试问久遭冷落后,可忆当年断案勤?
天空澄澈江月皓,心静海鸥可作证。
该念我这流放客,空怀吊屈子悲情。

背景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年)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后。时在汉阳(今武汉)闻友人辅录事罢官,以诗相赠,表达同病相怜之情,是其”贬谪赠友诗”代表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双线结构(君罢官/我流放)
  • 设问转折(”何如”句)
  • 意象高洁(江月/海鸥)
  • 用典无痕(投沙/吊屈)
  1. 思想内涵:
  • 宦海浮沉的共鸣
  • 逆境中的高洁自持
  • 对忠而被贬的愤懑
  • 知音难得的感慨
  1. 表现手法:
  • 今昔对比(听讼时/罢官后)
  • 反衬手法(天清/心静)
  • 借古喻今(屈子)
  • 情景交融

评价

  1. 宋·严羽:”‘心静海鸥知’五字,得陶谢真趣”
  2. 明·王世贞:”结用屈子,悲而不怨”
  3. 清·沈德潜:”双遭困踬而气度自高”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