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李白

落羽辞金殿,孤鸣咤绣衣。
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

拼音

luò yǔ cí jīn diàn
gū míng zhà xiù yī
néng yán zhōng jiàn qì
hái xiàng lǒng xī fēi

注释

  1. 金门:汉代金马门,此处指翰林院
  2. 王侍御:名不详,当为李白翰林院同僚
  3. 落羽:羽毛脱落,喻指失意
  4. 咤:悲鸣声
  5. 绣衣:侍御史的官服
  6. 能言:鹦鹉能学人言的特点
  7. 陇西:李白祖籍,今甘肃一带

译文

我如同脱羽之鸟离开金殿,独自对着你的官服悲鸣。
纵然能言善辩终遭弃用,不如飞回陇西故里。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之际。诗人寻访友人王侍御不遇,见壁上鹦鹉图而感怀身世,借咏鹦鹉抒发政治失意之情。

赏析

  1. 咏物寓意:以鹦鹉自喻,写”能言见弃”的遭遇
  2. 情感表达:”孤鸣”二字尽显孤独愤懑
  3. 结构特点:前两句写现状,后两句写归宿
  4. 象征手法:”陇西”既是鹦鹉产地,亦指诗人祖籍

评价

  1. 明代胡震亨《李诗通》:”咏物寄慨,字字血泪。”
  2. 清代王琦《李太白全集注》:”借鹦鹉写放逐之悲,得风人之旨。”
  3.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是李白政治抒情诗的代表作,体现其被逐出翰林后的真实心态。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