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忆一首

李白

欲向江东去,定将谁举杯。
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

​拼音​

yù xiàng jiāng dōng qù,dìng jiāng shuí jǔ bēi。
jī shān wú hè lǎo,què zhào jiǔ chuán huí。

注释​

  1. ​​江东​​:长江下游南岸地区,泛指江南一带,常与历史事件、人物相关。
  2. ​​举杯​​:指饮酒,暗含对知音或友人的邀约。
  3. ​​稽山​​:即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与贺知章晚年归隐地相关。
  4. ​​贺老​​:指唐代诗人贺知章,曾官至太子宾客,晚年归隐会稽,以狂放不羁闻名。
  5. ​​却棹​​:掉转船桨返回,暗含无奈或失落之意。

​译文​

本想渡江去往江东,却不知能与谁共举酒杯;
会稽山上已不见贺知章的身影,只得独自划着酒船折返。

​背景​

此诗约作于李白晚年。李白与贺知章交谊深厚,曾互称“谪仙人”。贺知章去世后,李白重游会稽,睹物思人,感慨知音难觅。诗中“稽山无贺老”直指故人已逝,而“却棹酒船回”暗含对往日纵酒狂歌的追忆,以及对现实孤寂的无奈。

​赏析​

  1. ​​情感递进​​:前两句以“欲向”“定将”开篇,似有壮游之志,但“谁举杯”陡转孤寂;后两句借“无贺老”点明现实,以“却棹”收束,情感从期待跌入失落。
  2. ​​时空对照​​:江东是历史与文化的象征,稽山是贺知章的精神归宿,二者与诗人当下的孤独形成对比,强化物是人非的怅惘。
  3. ​​意象选择​​:“酒船”呼应贺知章“金龟换酒”的典故,暗含对狂放友情的追慕;“却棹”则暗示诗人无法延续往日风流,徒留怅然。

​评价​

此诗被后世视为李白怀人诗的代表作,清人王琦评其“以空灵之笔写沉郁之情,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诗中“无”字为诗眼,既点破贺知章已逝的客观事实,又暗含诗人内心对知音的渴望与现实的落差。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