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王东巡歌·其三

李白

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
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拼音​

yǒng wáng dōng xún gē · qí sān
léi gǔ cáo cáo xuān wǔ chāng,yún qí liè liè guò xún yáng。
qiū háo bù fàn sān wú yuè,chūn rì yáo kàn wǔ sè guāng。

​注释​

  1. ​​永王东巡歌​​:李白奉永王李璘之命创作的组诗,共十一首,记录其东巡盛况,隐含对时局的复杂态度。
  2. ​​雷鼓嘈嘈​​:战鼓声震天,渲染军事行动的威势。
  3. ​​云旗猎猎​​:绣有云纹的军旗迎风招展,象征军队气势。
  4. ​​三吴​​:泛指江南东部地区(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诗中指永王东巡经过的富庶之地。
  5. ​​五色光​​:祥瑞之光,暗喻永王治世的理想化图景。

​译文​

战鼓隆隆震响武昌城,军旗飘扬掠过寻阳江。
秋毫无犯令三吴百姓欢悦,春日遥望仿佛现出祥瑞光芒。

​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永王李璘以平定安史之乱为名东巡江淮,李白受邀入幕,试图借永王势力实现政治抱负。诗中“秋毫不犯”与“五色光”表面颂扬永王仁德,实则暗含对藩镇割据的隐忧,折射李白身处皇权斗争中的矛盾心态。

​赏析​

  1. ​​视听结合​​:前两句以“雷鼓”“云旗”的视听冲击力,构建军威浩荡的叙事空间;后两句转向“秋毫”“五色”的细节意象,形成权力与民生的张力。
  2. ​​反讽笔法​​:以“秋毫不犯”的理想化描写,暗指永王实际行径(后因僭越被肃宗讨伐);“五色光”象征虚幻的盛世愿景,与安史之乱的现实形成对比。
  3. ​​地理隐喻​​:武昌、寻阳、三吴构成长江中下游的权力轴线,暗含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思考。

​评价​

《唐诗广选》评其“以颂为讽,得风雅遗意”,王夫之指出“春日五色光”实为“虚影写照”,暗藏对藩镇野心的批判。当代学者认为此诗是李白“政治理想与现实错位的典型文本”。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