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
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
拼音
èr dì xún yóu jù wèi huí,wǔ líng sōng bǎi shǐ rén āi。
zhū hóu bù jiù hé nán dì,gèng xǐ xián wáng yuǎn dào lái。
注释
二帝:指唐玄宗和唐肃宗。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逃往蜀地,肃宗在灵武即位。
五陵:指唐代五位皇帝的陵墓,此处借指长安。
诸侯:指各地节度使及地方官员。
河南地:指黄河以南地区,当时被安史叛军占领。
贤王:指永王李璘。
译文
两位皇帝巡游在外尚未归来,长安五陵的松柏令人心生哀伤。
各地诸侯不肯救援河南失地,更令人欣喜的是贤王永王远道而来。
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安史之乱期间。永王李璘奉玄宗之命出任江陵大都督,率军东巡,李白受邀加入其幕府。组诗《永王东巡歌》共十一首,此为第五首,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对永王平定叛乱的期望。
赏析
诗歌前两句以“二帝未回”“五陵哀”暗示国家危难,后两句通过对比“诸侯不救”与“贤王远来”,突出永王的忠勇。语言简练,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时局的忧愤,又暗含对永王的赞颂。李白将个人抱负与救国理想寄托于永王,展现了强烈的用世之心。
评价
历史上对《永王东巡歌》的评价存在分歧。永王后来被肃宗定为谋反,李白亦受牵连流放夜郎。部分学者认为此诗反映李白对局势的判断失误;也有人认为诗作仅体现其爱国热情,无关政治立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