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拼音
dān yáng běi gù shì wú guān,huà chū lóu tái yún shuǐ jiān。
qiān yán fēng huǒ lián cāng hǎi,liǎng àn jīng qí rào bì shān。
注释
今江苏镇江一带,唐代属润州。
北固:北固山,位于镇江,临长江,地势险要。
吴关:指古代吴地的关隘,此处形容丹阳北固山一带的险峻地势。
楼台:指沿江的城楼和亭台建筑。
千岩:形容山峦众多,地势复杂。
烽火:古代军事警报信号,此处指战事气氛。
沧海:指长江下游的广阔水域。
旌旗:军旗,代指永王军队。
碧山:青翠的山峦。
译文
丹阳北固山是吴地的雄关,云雾缭绕间楼台如画般浮现。
千山万壑间烽火连接沧海,两岸军旗环绕着苍翠的群山。
背景
此诗为《永王东巡歌》组诗第六首,作于至德元年(756年)李白随永王李璘水军东下时。诗中描绘了长江下游的壮丽景色,同时暗含永王军队的军威和战备状态。李白借景抒情,表达对永王东巡的支持和对平定叛乱的期望。
赏析
诗歌前两句写景,以“丹阳北固”“楼台云水”勾勒出江南的秀丽与险要;后两句转入军事氛围,“烽火连沧海”“旌旗绕碧山”既展现战事紧张,又暗含对永王军势的赞颂。全诗气势雄浑,将自然景观与军事意象结合,体现李白豪迈的诗风和对时局的关注。
评价
此诗因涉及永王东巡,后世评价受政治立场影响。部分学者认为李白对永王的军事行动持乐观态度,展现其报国热情;也有人认为诗中隐含对战争隐患的担忧。艺术上,该诗写景壮阔,被视为李白边塞诗风的延伸。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