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三

李白

华阳春树似新丰,行入新都若旧宫。
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阳红。

拼音

huá yáng chūn shù sì xīn fēng,xíng rù xīn dū ruò jiù gōng。
liǔ sè wèi ráo qín dì lǜ,huā guāng bù jiǎn shàng yáng hóng。

注释

  • 华阳:指成都,古属华阳国。
  • 新丰:汉代为刘邦父亲仿故乡丰邑所建,此处借指长安风貌。
  • 新都:指成都,唐玄宗驻跸时称”南京”。
  • 秦地:关中地区,代指长安。
  • 上阳:洛阳上阳宫,以花木繁盛著称。

译文

华阳的春树如新丰般熟悉,步入新都恍若置身旧宫。
柳色不逊长安的翠绿,花光更比上阳宫的红艳不减分毫。

背景

此诗作于757年李白流放途中,时唐玄宗避安史之乱驻跸成都。诗人通过对比长安与成都的春景,将玄宗的临时行在诗意化为延续帝都气象的所在,隐含对盛世追忆。

赏析

  1. 空间转换艺术:以”新丰-旧宫”建立长安与成都的镜像关系,淡化流亡色彩
  2. 色彩对照手法:”柳绿”与”花红”形成视觉张力,凸显成都春色之盛
  3. 政治隐喻:通过景物等齐(”未饶””不减”)暗示政权正统性的延续
  4. 典型太白笔法:将现实困境转化为审美意象,体现”谪仙”式超越性

评价

  • 明代朱谏《李诗辨疑》称其”以乐景写哀,倍觉凄楚”
  • 清代《唐宋诗醇》评:”善为尊者讳,怨而不怒”
  • 现代学者葛晓音指出:”表面赞成都风物,实写对长安的魂牵梦萦”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