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同风共一时,锦江何谢曲江池。
石镜更明天上月,后宫亲得照蛾眉。
拼音
wàn guó tóng fēng gòng yī shí,jǐn jiāng hé xiè qǔ jiāng chí。
shí jìng gèng míng tiān shàng yuè,hòu gōng qīn dé zhào é méi。
注释
- 万国同风:典出《汉书》,喻天下统一
- 锦江:成都母亲河
- 曲江池:长安著名皇家园林
- 石镜:成都古迹,《华阳国志》载可照人魂魄
- 蛾眉:代指后宫嫔妃
译文
四海同沐皇恩时,锦江何曾逊曲池?
石镜辉映天上月,后宫佳丽理妆姿。
背景
此诗作于757年玄宗避乱成都期间。李白通过对比长安与成都的皇家风物,将临时行在塑造成不逊帝都的政治中心,延续其”化流亡为巡幸”的独特书写策略。
赏析
- 空间政治学:以”锦江=曲江池”的等式构建蜀地的正统性
- 双重镜像:石镜(地面)与明月(天空)形成垂直呼应
- 女性视角:后宫意象暗示政权仪轨的完整性
- 盛唐余韵:即便在乱世仍保持雍容气象的书写
评价
- 明代胡震亨《李诗通》:”以琐物见大统,微而显”
- 清代纪昀《瀛奎律髓刊误》:”看似颂美,实含唏嘘”
- 现代学者薛天纬认为:”通过风物对比完成政治话语的重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