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
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
拼音
zhuó jǐn qīng jiāng wàn lǐ liú,yún fān lóng gě xià yáng zhōu。
běi dì suī kuā shàng lín yuàn,nán jīng hái yǒu sàn huā lóu。
注释
- 濯锦清江:指成都锦江,因江水宜于漂洗锦缎而得名。
- 云帆龙舸:高大的船舰,此处指唐玄宗的御用船队。
- 上林苑:汉代长安著名皇家园林,此处代指长安的繁华。
- 南京:指成都,唐玄宗避乱时曾短暂称成都为“南京”。
- 散花楼:成都名胜,相传为隋代蜀王杨秀所建,象征蜀地风物之盛。
译文
锦江碧波浩荡万里奔流,御驾龙舟顺流直下扬州。
长安虽有上林苑夸耀,成都亦有散花楼竞秀。
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期间(757年)。李白虽未亲历,但通过想象描绘玄宗行在成都的盛况,以“南京”(成都)与“北地”(长安)对比,既赞蜀地风光,又隐含对盛世长安的怀念。
赏析
- 空间对比:以“上林苑”与“散花楼”对举,平衡南北风物,淡化流亡色彩。
- 流动意象:“濯锦清江”“云帆龙舸”赋予行旅以诗意,消解逃亡的仓皇。
- 政治隐喻:通过“南京”的命名与长安并提,暗示政权正统性的延续。
- 盛唐气象:即便写乱世,仍保持开阔视野与雍容笔调。
评价
- 明代唐汝询:“以蜀地风物比长安,不卑不亢,太白妙笔。”
- 清代王琦:“‘虽夸’‘还有’四字,暗含较量,意在言外。”
-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体现李白“以美掩忧”的独特手法,表面颂扬,深层隐含对乱世的唏嘘。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