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七

李白

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
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上列仙庭。

拼音

jǐn shuǐ dōng liú rào jǐn chéng,xīng qiáo běi guà xiàng tiān xīng。
sì hǎi cǐ zhōng cháo shèng zhǔ,é méi shān shàng liè xiān tíng。

注释

  1. 锦水:即锦江,成都母亲河
  2. 锦城:成都别称
  3. 星桥:成都古有”七星桥”,此处亦暗喻天上银河
  4. 象天星:模拟天上星辰布局
  5. 峨眉山:蜀中名山,道教佛教圣地
  6. 仙庭:神仙居所

译文

锦江东流环绕锦官城,星桥北悬仿若天界辰。
四海于此朝拜圣明主,峨眉山顶排列仙人庭。

背景

此诗作于757年玄宗避居成都时期。李白通过将成都地理景观(锦江、星桥)与天文意象(星辰、仙庭)叠加,构建”人间天界”的双重空间,赋予行在神圣性。

赏析

  1. 空间神圣化:以”星桥-天星””峨眉-仙庭”的垂直结构神化成都
  2. 政治象征:”朝圣主”与”列仙庭”形成政教合一的隐喻系统
  3. 道教元素:典型体现李白将道教仙境意象用于政治书写的特色
  4. 对仗艺术:地理(东流/北挂)与信仰(圣主/仙庭)的精密对应

评价

  • 宋代朱熹《朱子语类》:”以太白之才,犹不免媚辞”
  •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以仙化俗,变流离为游仙”
  • 现代学者指出其”通过宗教话语重建政治权威”的特殊手法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