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八

李白

秦开蜀道置金牛,
汉水元通星汉流。
天子一行遗圣迹,
锦城长作帝王州。

拼音

qín kāi shǔ dào zhì jīn niú,
hàn shuǐ yuán tōng xīng hàn liú。
tiān zǐ yī xíng yí shèng jì,
jǐn chéng cháng zuò dì wáng zhōu。

注释

  1. 金牛道:传说秦惠王伐蜀,刻石牛置金于后,诈称”天牛粪金”,蜀王开道迎牛,秦军趁机灭蜀。
  2. 汉水:即今嘉陵江上游,古人认为其与天河(星汉)相通。
  3. 一行:指唐玄宗西巡成都。
  4. 锦城:成都别称,因”锦官城”得名。

译文

秦人开辟蜀道用金牛计谋,
汉水自古与银河迢迢相通。
天子西巡在此留下圣迹,
从此锦城永作帝王之州。

背景

  • 时间:公元757年(至德二载),安史之乱中唐玄宗避乱成都,李白在流放夜郎前作此组诗。
  • 动机:表面颂扬玄宗西巡,暗含对朝廷失策的讽喻(”金牛”典故暗指政治欺骗)。
  • 南京:唐代以成都为南京,与长安、洛阳并称”三都”。

赏析

  1. 历史虚实交织:
    • 前两句融合秦灭蜀传说与天文想象,构建蜀地”天命所归”的意象。
    • 后两句将玄宗西逃美化为”圣迹”,反讽笔法隐现(对照《蜀道难》”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2. 空间张力:
    • “星汉流”纵向连接天地,”锦城”横向拓展王权,形成神圣空间。
  3. 政治隐喻:
    • “金牛”典故意指安禄山以诈降骗取玄宗信任,与秦灭蜀形成历史互文。

评价

  • 争议性:
    • 明代朱谏《李诗辨疑》认为此组诗”曲为谀词,非白本心”;
    • 清代王琦注指出”语带规讽,盖忧乱之词”。
  • 现代观点:郭沫若《李白与杜甫》认为这是”被迫歌颂”的典型文本。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