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十

李白

剑阁重关蜀北门,
上皇归马若云屯。
少帝长安开紫极,
双悬日月照乾坤。

拼音

jiàn gé chóng guān shǔ běi mén,
shàng huáng guī mǎ ruò yún tún。
shǎo dì cháng ān kāi zǐ jí,
shuāng xuán rì yuè zhào qián kūn。

注释

  1. 剑阁:剑门关,《元和郡县志》载”其山峭壁千丈,下瞰绝涧”,为玄宗返京必经之路。
  2. 若云屯:形容车马仪仗如云聚集,语出《后汉书》”车骑云屯”。
  3. 少帝:唐肃宗李亨,756年灵武即位,”紫极”指紫微垣,喻皇宫(《晋书·天文志》)。
  4. 双悬日月:
    • 表层:颂扬玄宗(太上皇)、肃宗二圣同朝;
    • 深层:暗指”天无二日”的政治隐患(典出《礼记·曾子问》)。

译文

剑阁重重是蜀地的北大门,
上皇车马归京如云屯集。
少帝在长安重开紫极殿,
日月双悬共照天下乾坤。

背景

  • 历史节点:758年冬玄宗自成都返长安,时安史叛军未灭,肃宗已收复长安但权威未固。
  • 诗史互证:
    • “云屯”实写《旧唐书》载”扈从将士六千余人”的盛大场面;
    • “双悬日月”映射当时”二圣”并立的政治尴尬(玄宗居兴庆宫仍享部分权力)。
  • 李白处境:作于流放夜郎前,需在颂诗中隐含对权力博弈的观察。

赏析

  1. 空间政治隐喻:
    • 纵向:剑阁(险隘)→长安(紫极)构成权力通道;
    • 横向:”蜀北门”与”照乾坤”形成地方/天下的张力。
  2. 意象矛盾性:
    • “云屯”的威仪与”日月双悬”的潜在冲突形成文本裂隙;
    • 对照杜甫《北征》”阴风西北来”的肃杀描写,可见盛唐诗人对同一事件的态度差异。
  3. 天文象征:
    • “紫极”(北极星)与”日月”构成不稳定天体系统,暗喻权力结构的非常态。

评价

  • 古代评点:
    • 宋人葛立方《韵语阳秋》:”似颂实忧,太白惯技”;
    • 明人高棅《唐诗品汇》列为”得体应制”类,但批注”末句微露圭角”。
  • 现代阐释:
    学者薛天纬《李白诗解》指出这是”盛唐最后的天宝叙事”,”双悬日月”预示了后来的玄宗被幽禁事件。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