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王节士歌

李白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
吴云寒,燕鸿苦。
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秋泪如雨。
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
壮士愤,雄风生。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拼音

dòng tíng bái bō mù yè xī,yàn hóng shǐ rù wú yún fēi。
wú yún hán,yàn hóng kǔ。
fēng háo shā sù xiāo xiāng pǔ,jié shì bēi qiū lèi rú yǔ。
bái rì dāng tiān xīn,zhào zhī kě yǐ shì míng zhǔ。
zhuàng shì fèn,xióng fēng shēng。
ān dé yǐ tiān jiàn,kuà hǎi zhǎn cháng jīng!

注释

  1. 临江王:指楚汉时期临江王共敖
  2. 节士:有气节的志士
  3. 潇湘浦:潇水和湘水交汇处
  4. 倚天剑:想象中靠在天边的长剑
  5. 长鲸:喻指凶恶的敌人

译文

洞庭白浪木叶稀,北雁南飞入吴云。
吴云寒彻骨,北雁迁徙苦。
风啸沙宿潇湘岸,节士悲秋泪如注。
红日正当空,光明可事明主。
壮士怒火燃,雄风陡然生。
怎能得倚天长剑,跨海斩杀巨鲸!

背景

此诗约作于乾元二年(759年),李白59岁流放夜郎遇赦返回时。诗中借古喻今,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是其”悲壮言志诗”的代表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意象雄浑(白波/长鲸)
  • 情感跌宕(悲→愤→壮)
  • 结句奇绝(斩鲸意象)
  • 声韵铿锵
  1. 思想内涵:
  • 怀才不遇的悲愤
  • 报国无门的痛苦
  • 英雄气概的张扬
  • 现实困境的超越
  1. 表现手法:
  • 比兴手法(以雁喻己)
  • 夸张想象(倚天剑)
  • 用典自然(3处楚汉典)
  • 情景交融

评价

  1. 宋·严羽:”‘斩长鲸’三字,力透纸背”
  2. 明·王世贞:”太白悲壮诗,此篇压卷”
  3. 清·沈德潜:”结句如雷出地奋,令人神往”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