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胡桃

李白

红罗袖里分明见,白玉盘中看却无。
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晶珠。

拼音

Hóng luó xiù lǐ fēn míng jiàn,bái yù pán zhōng kàn què wú。
Yí shì lǎo sēng xiū niàn sòng,wàn qián tuī xià shuǐ jīng zhū。

注释

  1. 红罗袖:红色丝绸衣袖,代指女子
  2. 白玉盘:白色玉制器皿
  3. 老僧休念诵:暗用佛教念珠意象
  4. 水晶珠:比喻白胡桃晶莹剔透

译文

在红袖女子手中清晰可见,放在白玉盘里却似消失不见。
仿佛是老僧停止诵经时,从手腕褪下的水晶念珠。

背景

此诗约作于开元年间(713-741),李白游历江南时即兴咏物之作。诗中融合世俗与宗教意象,展现诗人早期诗歌的灵动想象力。

赏析

  1. 意象对比:通过”红罗/白玉”、”见/无”的鲜明对比,突出白胡桃的剔透特性
  2. 宗教隐喻:将胡桃比作佛珠,体现盛唐三教融合的文化特征
  3. 语言特色:四句皆用比喻,却不着”胡桃”二字,体现”不即不离”的咏物境界
  4. 审美趣味:融合世俗生活(红袖女子)与方外之境(老僧念珠)

评价

明代朱谏《李诗辨疑》称:”咏物小巧,然设譬新颖,得物外之趣。”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