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注释
- 裴十四:名不详,排行第十四
- 裴叔则:晋代名士裴楷,喻指裴十四
- 行玉山:形容仪态俊朗如玉山行走
- 白鼋:白色大鳖,传说中仙人的坐骑
- 金高南山:典出《列女传》,喻情谊深厚
译文
见君如见裴叔则,朗朗风姿如玉山。
黄河天落奔东海,万里气象纳胸间。
身骑白鼋难渡越,情重南山为君顾。
天地茫茫无知己,飘若浮云向西还。
背景
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35岁漫游太原时,赠予友人裴十四,赞其风姿并抒知音难觅之慨。
赏析
- 艺术特色:
- 比喻新奇(玉山、白鼋)
- 气象宏大(黄河万里)
- 用典自然(3处典故)
- 结句空灵
- 思想内涵:
- 对友人风仪的赞美
- 知音难觅的孤独
- 天地苍茫的感怀
- 潇洒不羁的个性
- 表现手法:
- 正面描写(前四句)
- 侧面烘托(后四句)
- 虚实相生(现实与传说)
- 对比手法(知己与孤独)
评价
- 宋·严羽:”‘黄河’二句,唐人无此气象”
- 明·王世贞:”赠答诗如画,人在玉山行”
- 清·沈德潜:”结得超妙,神韵自远”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