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
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
拼音
Wáng mìng sān zhēng qù wèi huán,míng zhāo lí bié chū Wú guān。
Bái yù gāo lóu kàn bú jiàn,xiāng sī xū shàng wàng fū shān。
注释
- 王命三征:朝廷多次征召。
- 吴关:吴地的关隘,指离别之地。
- 白玉高楼:指妻子居所,极言华美。
- 望夫山:传说妻子登高望夫所化之山,典出《幽明录》。
译文
奉皇命多次应征未归,明早就要出吴关远行。
从此看不见家中的白玉高楼,你若相思就登上望夫山眺望吧。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应诏入京前,是组诗中第一首。通过夫妻离别场景,展现诗人”仕”与”家”的两难抉择。
赏析
- 时空压缩:
- “三征”显时间跨度,”吴关”标空间节点
- 意象对冲:
- “白玉楼”(物质华美)与”望夫山”(精神苦楚)形成张力
- 性别反衬:
- 以妻子视角写丈夫远行,深化离别情绪
- 典故新用:
- 化用望夫山传说,将被动等待转为主动眺望
评价
明代胡震亨《李诗通》评:”白之别内诗,情真语直,而’望夫山’三字,转见深婉。”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