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
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
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拼音
wén dào jī shān qù,piān yí xiè kè cái。
qiān yán quán sǎ luò,wàn hè shù yíng huí。
dōng hǎi héng qín wàng,xī líng rào yuè tái。
hú qīng shuāng jìng xiǎo,tāo bái xuě shān lái。
bā yuè méi chéng bǐ,sān wú zhāng hàn bēi。
cǐ zhōng duō yì xìng,zǎo wǎn xiàng tiān tāi。
注释
- 稽山: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
- 谢客:谢灵运,南朝山水诗人
- 秦望:秦望山,在绍兴东南
- 越台:越王台,春秋时越国遗迹
- 枚乘:西汉辞赋家,此处借指文采
- 张翰:西晋名士,因思故乡莼鲈而辞官
- 天台:天台山,在浙江东部
译文
听说你要去会稽山,正适合你这般才情。
千座山岩飞泉洒落,万道深谷树木萦回。
东海横卧秦望山前,西陵环绕越王古台。
湖水清澈如霜镜般明亮,浪涛洁白似雪山涌来。
八月可效枚乘挥毫,三吴能学张翰举杯。
此中多有高雅兴致,早晚可去天台一游。
背景
此诗约作于天宝六载(747年),李白47岁漫游越中(今浙江一带)时。诗中描绘越中山水之美,鼓励友人前往寻幽访胜,是其”山水送别诗”的代表作。
赏析
- 艺术特色:
- 对仗工整(千岩/万壑,东海/西陵)
- 比喻新奇(霜镜喻湖,雪山喻涛)
- 用典自然(谢客、枚乘等)
- 结句悠远
- 思想内涵:
- 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对友人才情的赞赏
- 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 表现手法:
- 空间转换(由近及远)
- 声色并茂(视觉、听觉)
- 虚实相生(实景与典故)
- 情景交融
评价
- 宋·严羽:”‘涛白’句,得越中山水之神”
- 明·胡震亨:”送别诗中山水第一”
- 清·王琦:”结句’向天台’,余韵无穷”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