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钱征君少阳

李白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

拼音

bái yù yī bēi jiǔ ,lǜ yáng sān yuè shí 。
chūn fēng yú jǐ rì ,liǎng bìn gè chéng sī 。
bǐng zhú wéi xū yǐn ,tóu gān yě wèi chí 。
rú féng wèi shuǐ liè ,yóu kě dì wáng shī 。

注释

  1. 钱征君少阳​​:钱少阳,姓钱,名未详,征君为对隐士的尊称。李白友人,年长李白三十岁。
  2. ​​白玉一杯酒​​:以白玉杯盛酒,暗喻高洁品格(典出《礼记·玉藻》)。
  3. ​​绿杨三月时​​:点明暮春时节,暗含时光流逝。
  4. ​​春风余几日​​:双关语,既指自然界的春天将尽,亦喻人生暮年。
  5. ​​两鬓各成丝​​:两人皆白发渐生,呼应钱少阳年迈(时年80余岁)。
  6. ​​秉烛唯须饮​​:化用《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表达及时行乐。
  7. ​​投竿​​:垂钓典故,暗含归隐(用姜尚渭水垂钓遇文王事)。
  8. ​​帝王师​​:以姜尚自喻,暗示钱少阳有治国之才。

译文​

我手持白玉杯,共饮这暮春绿杨下的美酒。
春风还能停留几日?你我鬓角已生白发。
不如燃烛痛饮,垂钓江湖又何妨?
若得机遇如姜尚遇文王,仍可为帝王之师。

背景​

  1. ​​时间​​: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李白58岁,钱少阳80岁。
  2. ​​事件​​:李白游历襄阳时拜访隐士钱少阳,见其怀才不遇,感慨而作。
  3. ​​深层背景​​:李白此时政治失意(曾被赐金放还),借赠诗表达对功名的矛盾心态。

赏析​

  1. ​​结构特色​​:
    • 五言律诗,对仗工整(如“白玉”对“绿杨”,“秉烛”对“投竿”)。
    • 颔联“春风余几日”虚实相生,将自然时间与生命时间并置。
  2. ​​意象分析​​:
    • ​​白玉杯​​:象征高洁人格,呼应钱少阳隐士身份。
    • ​​渭水猎​​:用姜尚典故,暗含对钱少阳的期许。
  3. ​​情感矛盾​​:
    • 表面劝人及时行乐,实则暗含对功业的渴望(“帝王师”)。
    • 李白“悲白发”与“傲王侯”的双重心态交织。

评价​

  1. ​​杜甫评李白​​:“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不见》),可作本诗注脚。
  2. ​​严羽《沧浪诗话》​​:“太白豪中见悲,此诗可见一斑。”
  3. ​​现代学者​​:宇文所安认为此诗体现李白“游仙与入世的双重性”。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