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

李白

周子横山隐,开门临城隅。
连峰入户牖,胜概凌方壶。
时作白纻词,放歌丹阳湖。
水色傲溟渤,川光秀菰蒲。
当其得意时,心与天壤俱。
闲云随舒卷,安识身有无。
抱石耻献玉,沉泉笑探珠。
羽化如可作,相携上清都。

拼音

zèng dān yáng héng shān zhōu chǔ shì wéi cháng
zhōu zǐ héng shān yǐn,kāi mén lín chéng yú。
lián fēng rù hù yǒu,shèng gài líng fāng hú。
shí zuò bái zhù cí,fàng gē dān yáng hú。
shuǐ sè ào míng bó,chuān guāng xiù gū pú。
dāng qí dé yì shí,xīn yǔ tiān rǎng jù。
xián yún suí shū juǎn,ān shí shēn yǒu wú。
bào shí chǐ xiàn yù,chén quán xiào tàn zhū。
yǔ huà rú kě zuò,xiāng xié shàng qīng dōu。

注释

  1. 周处士:隐士周惟长,处士指未出仕的贤者。
  2. 横山:在今江苏丹阳,又名横望山。
  3. 方壶: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4. 白纻词:吴地歌舞曲,此处指隐士的闲适生活。
  5. 溟渤:泛指大海。
  6. 菰蒲:水生植物,象征隐逸环境。
  7. 羽化:道教术语,指飞升成仙。
  8. 上清都:道教最高仙境之一。

译文

周先生在横山隐居,开门正对着城角。
连绵山峰映入窗棂,壮丽景色超越仙山方壶。
时而创作《白纻》词曲,在丹阳湖畔放声高歌。
湖光水色傲视大海,河川秀色掩映菰蒲。
当他自得其乐时,心境与天地合一。
闲云随意舒卷,何须在意自身存在与否?
怀抱美玉耻于献媚权贵,沉入深泉笑探宝珠。
若能羽化飞升,愿与你携手共赴仙都。

背景

  • 时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六年(747年),李白漫游江东时期。
  • 地点:丹阳横山(今江苏丹阳)。
  • 动机:李白仰慕周惟长的隐逸生活,借诗表达对自由超脱的向往,暗含对仕途失意的自我宽慰。

赏析

  1. 主题:赞颂隐逸生活,抒发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道家理想。
  2.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以“连峰”“川光”“闲云”等自然意象构建仙境般的隐逸图景。
    • 对比手法:“傲溟渤”“秀菰蒲”突出横山景色的超凡脱俗。
    • 用典自然:“献玉”“探珠”化用卞和献玉、鲛人探珠典故,表达高洁志向。
  3. 情感:对周处士的倾慕,对逍遥境界的渴求,隐含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评价

  • 明代朱谏《李诗选注》:“此篇清逸绝尘,仙气缭绕,太白本色。”
  • 清代王琦《李太白全集辑注》:“以方壶比横山,奇想天外,足见其胸次之旷达。”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