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田九判官(梁丘)

杜甫

zèng tián jiǔ pàn guān liáng qiū
赠田九判官(梁丘)

kōng tóng shǐ jié shàng qīng xiāo, hé lǒng jiàng wáng kuǎn shèng cháo.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wǎn mǎ zǒng féi chūn mù xu,jiāng jūn zhǐ shù hàn piáo yáo.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chén liú ruǎn yǔ shuí zhēng zhǎng, jīng zhào tián láng zǎo jiàn zhāo.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huī xià lài jūn cái bìng rù, dú néng wú yì xiàng yú qiáo.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详情介绍

1.赠田九判官:原注“梁丘”。 泽州陈家宰廷敬曰:“考《王思礼传》,天宝十三载,吐谷浑苏毗王款塞,明皇诏翰应接。旧注以此当降王款朝,是也。其谓翰报命而入朝,此意料之词,不见确据。考帝纪及翰传,天宝十三年,无翰入朝事。是年,翰遘风疾,因入京,废疾于家。田盖以使事入奏,当在翰未疾之先,非随翰入朝也。公所投翰诗,当是一时作,或即因田而投赠于翰也。”《旧唐书》:“哥舒翰讨禄山,以田梁丘为御史中丞,充行军司马。”于邵《田司马梁丘传》:“司马,京兆茂陵人,哥舒翰兼统五原,雅知其才,得之甚喜,表清胜府别将,改永平府果毅,长松府折冲。潼关失守,诏御史中丞郭英乂,专制陇右,未及下车,表渭州陇西县令。”
2.崆峒使节:指哥舒翰,时任河西节度使。崆峒,山名,有数座山都叫崆峒,这里指的应是属哥舒翰辖内、位于今甘肃的崆峒山。使节,《周礼》:“地官,掌邦国之使节。”青霄:青天,高空。《蜀都赋》:“干青霄而秀出。”
3.河陇:河西陇右。河,指黄河;陇,古地名,在今中国甘肃省。降王款圣朝:《唐书·哥舒翰传》:“天宝十二载秋,翰领河西节度,击吐蕃,悉收九曲部落。”《唐书·王思礼传》:“十三载,有吐谷浑苏毗王款塞,诏翰至磨环川应接之。”梁武帝《净业赋》:“郢州克定,江州降款。”降王:《西征赋》:“作降王于路左。”款:《汉·宣帝纪》:“款塞来享。”应劭注:“款,叩也,皆叩塞门来服从也。”圣朝:即当时的朝代(唐朝)。为了歌功颂德的需要(否则恐难以生存),古人往往把本朝称为圣朝,例如“未有涓埃答圣朝”(《野望》)。
4.宛马总肥春苜蓿:《史记·大宛列传》:“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于)肥饶地。及天马多,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汉书》:“大宛马嗜苜蓿,上遣使者持千金请宛马,采苜蓿种之离官。”宛马:大宛马。大宛(音渊)是古代中亚位于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国家,位于今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费尔干纳谷地,该国以出产汗血宝马(即大宛马)而著称。肥:以苜蓿为肥美。春:一作“秦”。苜蓿: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圆形,花紫色,结荚果,主要做牧草和绿肥。
5.将军只数汉嫖姚:《汉书》:“霍去病再从大将出塞,为嫖姚校尉。”将军:这里指哥舒翰。只:一作“不”。汉:一作“霍”。嫖姚:荀悦《汉记》:“嫖姚作票鹞,鸟名,因以名官,取其轻捷也。”《杜臆》:“嫖姚,读平声,有服虔可据。六朝人尝用之,不始于杜。”朱瀚曰:“苜蓿从草头,嫖姚从女傍,又皆叠韵,亦属对法。”
6.陈留阮瑀:《魏志》:“陈留阮瑀,字元瑜,太祖辟为军谋祭酒,管记室。”陈留:地名,今河南省陈留县。争长:《左传》:“膝侯与薛侯来朝,争长。”
7.京兆田郎:指代田梁丘。《三辅决录》:“田风为郎,容仪端正,入奏事,灵帝目送之,因题柱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见招:左思诗:“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8.麾下:《汉书·高帝纪》:“攻破函谷关,遂至戏下。”颜注:“戏,大将之旗。”戏与麾同。入:一作“美”。
9.向:于。渔樵:何孙《赠范云》:“高门盛游侣,谁肯进渔樵。”

明末清初王夫之:章末出题,节以不凌。(《唐诗评选·卷四·七言律》)
清代陈廷敬:此诗三四句或谓天宝沿边置十节度使,各镇兵四十九万,马八万余匹,然盛名无逾哥舒翰。天宝十三载春,安禄山求兼领闲厩群牧,又求总监,密遣亲信选健马数千匹。时李、郭名位尚卑,王忠嗣以谗废,与禄山颉颃,哥舒而已。曰总肥,曰只数,因赠梁丘隐语托讽,使翰思所以制禄山也。愚按《新唐书·百官志》,驾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舆辇车乘、传驿厩牧、马牛杂畜之事。凡驿马给地四顷,莳以苜蓿,降王款朝,驿传骚然,宛马总肥春苜蓿不过指此。此句与第二句应,下句与第一句应。吐谷浑苏毗王款塞,明皇诏翰应接,见《王思礼传》,或以此当降王款朝,是也。谓翰报命必入朝,意料之辞,无据。首句“上青霄”自指崆峒地高而言,《明皇纪》及《翰传》天宝十三年无翰入朝事,是年翰遘风疾,因入京,废疾于家,田非随翰入朝,或以使事入奏,必在翰未遘风疾前。公投赠翰诗首云:“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末云:“军事留孙楚,行间识吕蒙。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辞意与此诗同,当是一时作。或即因田投赠哥舒也。(《午亭文编·杜律诗话上》)
清代仇兆鳌:上四,叙哥舒受降之事。下四,美田九荐贤之功。使节西往,而降王入款,见翰能威名远眼也。马肥苜宿,承降王。将数嫖姚,承使节。阮瑀,指高适,适本封丘尉,与陈留相近,他章云“好在阮元瑜”可证。高之入幕,必由田君所荐,故云“早见招”,而幕下赖之。留意渔樵,公仍望其汲引也。(《杜甫诗注》) [2]
清代方东树:此诗音响,采色俱壮,明七子、二李诸家所宗法。然气势浩然,章法老成,二李终不逮也。起四句,先及其主人及本事。三、四,承“使节”,后半始入题。田在哥舒翰幕中,天宝十三载吐谷浑欵塞,诏翰接援。《仇注》:“高适入幕,由田君所荐。适本封丘尉,与陈留相近,故云。末句,公仍望其汲引也。”此与《送路六侍御》岂不足为酬赠之式,而必以东川为则耶?然必须参合两派乃妙,不然,专此则粗豪,专彼则细弱。”(《武汉大学百年名典:古今诗选·卷六》)
清代爱新觉罗·弘历:风格遒上,所谓神理纵横而准绳最密。此种体制惟老杜擅长。本望田荐己,故“宛马”句以比为赋微领此意。五六语如转丸珠。仇兆鳌谓阮瑀为指高适,不为无见,不徒送蔡都尉诗以阮比高也。(《唐宋诗醇·卷十三·襄阳杜甫诗五》)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