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胡人吹笛

李白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
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
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
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

拼音

hú rén chuī yù dí,yī bàn shì qín shēng。
shí yuè wú shān xiǎo,méi huā luò jìng tíng。
chóu wén chū sài qǔ,lèi mǎn zhú chén yīng。
què wàng cháng ān dào,kōng huái liàn zhǔ qíng。

注释

  1. 胡人:西域乐师
  2. 秦声:关中地区的音乐
  3. 吴山:泛指江南山峦
  4. 敬亭: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
  5. 出塞曲:表现边塞征战的乐曲
  6. 逐臣:被贬谪的官员,李白自指
  7. 缨:帽带

译文

胡人吹奏玉笛,曲中半是秦音。
十月吴山破晓,梅花飘落敬亭。
愁听出塞悲曲,泪水沾湿冠缨。
回望长安古道,空怀思君之情。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年)冬,李白53岁流寓宣城期间。时值安史之乱前夕,诗人借胡人笛声抒发逐臣之悲,是其”音乐抒怀诗”代表作。诗中暗含三重背景:

  1. 文化交融:西域音乐与中原曲调的融合
  2. 个人境遇:被排挤出长安后的漂泊
  3. 时代氛围:边境战事频仍的社会现实

赏析

  1. 艺术特色:
  • 视听通感:将笛声转化为”梅花落”的视觉意象
  • 时空叠印:吴山晓色与长安古道并置
  • 情感递进:从”愁闻”到”泪满”再到”空怀”
  • 结句含蓄:”恋主情”暗含政治寄托
  1. 思想内涵:
  • 文化认同危机(胡乐/秦声)
  • 逐臣的孤独感(泪满冠缨)
  • 对朝廷的复杂情感(恋主)
  • 盛唐衰微的预感(出塞曲)
  1. 表现手法:
  • 以乐景写哀情(梅花落)
  • 细节传神(泪满缨)
  • 虚实相生(笛声/思绪)
  • 象征手法(长安道)

评价

  1. 宋·严羽:”‘梅花落敬亭’,妙在无理而妙”
  2. 明·王世贞:”音乐诗如此沉痛,古今绝唱”
  3. 清·沈德潜:”结句见忠爱之厚”
  4. 近人朱自清:”展现盛唐多元文化碰撞”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