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拼音
tài yuán zǎo qiū
suì luò zhòng fāng xiē,shí dāng dà huǒ liú。
shuāng wēi chū sài zǎo,yún sè dù hé qiū。
mèng rào biān chéng yuè,xīn fēi gù guó lóu。
sī guī ruò fén shuǐ,wú rì bù yōu yōu。
注释
- 大火流:心宿二星西沉,指夏去秋来(《诗经·豳风》”七月流火”)
- 霜威:北方寒霜的肃杀之气
- 塞:雁门关,太原北部军事要塞
- 渡河秋:秋云渡过黄河的意象
- 故国:此处指蜀地或安陆寓所(存疑)
- 汾水:太原母亲河,流向西南
译文
百花随着岁月凋零,正值火星西移的初秋。
边塞的寒霜来得早,秋云正渡过黄河飘游。
梦中萦绕着边城的冷月,心已飞向故乡的楼头。
思归之情似汾水奔流,没有一日停止悠悠。
背景
时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秋
地点:太原(唐代北都)
历史背景:
- 李白35岁首次北游河东
- 时值唐玄宗北巡太原前夕
- 诗人首次体验北方边塞秋景
赏析
- 艺术特色:
- 时空交织:”众芳歇”(时间)与”渡河秋”(空间)
- 虚实相生:实写太原秋景,虚写故园之思
- 比喻精妙:以”汾水”喻愁思的绵长
- 思想内涵:
- 边塞意识:”出塞早”体现的北方特色
- 羁旅情怀:典型的”悲秋-思乡”主题
- 盛唐气象:即便思乡仍见阔大境界
- 语言艺术:
- 动词锤炼:”绕””飞”的动态传神
- 对仗工整:中二联严整而不板滞
评价
- 明代陆时雍:”太白发边塞秋思,俱带仙气。”
- 清代沈德潜:”‘霜威’十字,已开岑参边塞诗先声。”
- 现代学者郁贤皓:”展示李白边塞诗的另一面向。”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