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浮舟望蜀江

李白

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
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
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
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
芳洲却已转,碧树森森迎。
流目浦烟夕,扬帆海月生。
江陵识遥火,应到渚宫城。

拼音

chūn shuǐ yuè xiá lái,fú zhōu wàng ān jí?
zhèng shì táo huā liú,yī rán jǐn jiāng sè。
jiāng sè lǜ qiě míng,máng máng yǔ tiān píng。
wēi yí bā shān jìn,yáo yè chǔ yún xíng。
xuě zhào jù shā yàn,huā fēi chū gǔ yīng。
fāng zhōu què yǐ zhuǎn,bì shù sēn sēn yíng。
liú mù pǔ yān xī,yáng fān hǎi yuè shēng。
jiāng líng shí yáo huǒ,yīng dào zhǔ gōng chéng。

注释

  1. 月峡:即明月峡,在今重庆巴东,长江三峡之一。
  2. 桃花流:春季桃花盛开时江水上涨,称”桃花汛”。
  3. 锦江:岷江支流,流经成都,以江水澄碧著称。
  4. 逶迤(wēi yí):山脉蜿蜒曲折貌。
  5. 渚宫:春秋时楚国王宫名,遗址在今湖北江陵。
  6. 流目:纵目远望。

译文

春水从明月峡奔涌而来,我泛舟远望何处是边际?
正值桃花汛期江水泛滥,却仍如锦江般澄澈碧绿。
江色青绿明亮,浩渺与天相接。
巴山山脉蜿蜒至尽头,楚地上空云朵飘荡。
白沙如雪映照群雁栖宿,谷中黄莺随飞花穿行。
芬芳的沙洲已转过身后,葱郁绿树迎面森然而立。
暮色中眺望江畔烟霭,扬起风帆时海上明月升起。
遥见江陵城的灯火,想必已到古渚宫城地界。

背景

  • 时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春,李白25岁首次出蜀漫游时作。
  • 地点:长江荆门段(今湖北宜昌至江陵一带)。
  • 动机:记录离蜀东下的壮游经历,抒发对巴山蜀水的眷恋与对楚地新景的惊叹。

赏析

  1. 意象特点
    • 以”春水””桃花””绿江””雪沙””飞莺”等意象勾画动态长江图景,色彩明丽(绿、白、红),充满生命力。
    • “逶迤””摇曳””茫茫”等词展现空间辽阔感,符合李白”万里写入胸怀间”的审美。
  2. 艺术手法
    • 移步换景:从峡江激流(月峡)写到平原缓流(江陵),视角随舟行不断转换。
    • 虚实相生:实写江色,虚用”锦江色”唤起对蜀地的记忆,暗含乡愁。
  3. 情感脉络
    • 前六句写蜀江之美,后八句渐入楚地,结尾”遥火”暗示对未知前程的期待与迷茫交织。

评价

  • 明代朱谏《李诗选注》:”状荆门山水如在目前,得屈宋(屈原、宋玉)遗韵。”
  • 清代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评:”‘雪照聚沙雁’句,真画所不能到。”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