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愁十二首·其九

杜甫

任转江淮粟,休添苑囿兵。
由来貔虎士,不爱凤皇城。

拼音

rèn zhuǎn jiāng huái sù,xiū tiān yuàn yòu bīng。
yóu lái pí hǔ shì,bù ài fèng huáng chéng。

注释

  1. 任转:任凭转运
  2. 江淮粟:江淮地区的粮食(当时主要粮产区)
  3. 苑囿兵:禁苑的守卫军队
  4. 貔虎士:勇猛的将士(貔:传说中的猛兽)
  5. 凤皇城:指长安城

译文

尽管转运江淮粮饷,莫再扩充禁苑兵丁。
自古勇猛善战将士,本就不恋长安皇城。

背景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年)秋,杜甫56岁流寓夔州时。诗中反映三重时代背景:

  1. 财政危机:安史之乱后朝廷依赖江淮漕运
  2. 军事弊端:宦官掌禁军导致军力失衡
  3. 边防隐患:边将离心倾向日益严重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对仗工整(江淮/苑囿,貔虎/凤皇)
  • 用典精当(貔虎典出《尚书》)
  • 语言凝练
  • 结句警策
  1. 思想内涵:
  • 对重敛江淮的忧虑
  • 对禁军膨胀的批评
  • 对将士心理的洞察
  • 对国家治理的思考
  1. 表现手法:
  • 对比手法(江淮/长安)
  • 借古讽今(”由来”二字)
  • 直抒政见
  • 意象象征(凤皇城喻朝廷)

评价

  1. 宋·黄彻:”二十字道尽中唐弊政”
  2. 明·王嗣奭:”‘不爱’二字力重千钧”
  3. 清·钱谦益:”杜诗史笔,直指时弊”
  4. 近人陈寅恪:”展现府兵制瓦解后的军事危机”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