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果流澧州

李白

昔别若梦中,天涯忽相逢。
洞庭破秋月,纵酒开愁容。
赠剑刻玉字,延平两蛟龙。
送君不尽意,书及雁回峰。

拼音

xī bié ruò mèng zhōng,tiān yá hū xiāng féng。
dòng tíng pò qiū yuè,zòng jiǔ kāi chóu róng。
zèng jiàn kè yù zì,yán píng liǎng jiāo lóng。
sòng jūn bù jìn yì,shū jí yàn huí fēng。

注释

  1. 吕使君果:绛州(今山西新绛)官员吕果,因贬谪流放澧州(今湖南澧县)。
  2. 破秋月:秋月倒映在洞庭湖面被船桨划破,暗喻离别。
  3. 赠剑刻玉字:用典《晋书·张华传》,以宝剑化龙喻人才遭厄。
  4. 延平两蛟龙:延平津(今福建南平)宝剑化龙故事,暗指吕果终将再起。
  5. 雁回峰:衡山回雁峰,传说雁飞至此折返,喻书信难达。

译文

昔日分别恍如梦境,谁料天涯突然重逢。
洞庭湖上秋月碎影,纵酒狂饮暂解愁容。
我将刻字玉剑相赠,愿你如延平双蛟破浪腾空。
送君远行难尽心意,待雁归时再寄书信山峰。

背景

  • 时间:乾元二年(759年)秋,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后,与贬官友人同经洞庭。
  • 事件:吕果因政治牵连被贬澧州,李白借赠剑表达对友人蒙冤的愤懑与慰藉。
  • 特殊情感:融合自身遇赦的狂喜与友人遭贬的悲慨,形成复杂情绪张力。

赏析

  1. 艺术手法:
    • 虚实相生:开篇”若梦中”将现实重逢蒙上梦幻色彩。
    • 意象对冲:”破秋月”的凌厉与”开愁容”的放纵形成情绪跌宕。
    • 双典并用:赠剑典故串联张华、雷焕故事,暗示对友人沉冤昭雪的期待。
  2. 李白特质:
    • 醉态抒情:典型”太白式”送别,借酒将悲愤转化为豪迈赠言。
    • 自我投射:以蛟龙喻人,实为自身政治理想的隐喻。

评价

  • 明代朱谏《李诗选注》:”赠剑之语奇绝,非谪仙不能道。”
  • 清代《唐宋诗醇》评:”悲愤处作壮语,是太白本色。”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