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离杨柳青,樽酒表丹诚。古道携琴去,深山见峡迎。
暖风花绕树,秋雨草沿城。自此长江内,无因夜犬惊。
拼音
bié lí yáng liǔ qīng ,zūn jiǔ biǎo dān chéng 。gǔ dào xié qín qù ,shēn shān jiàn xiá yíng 。
nuǎn fēng huā rào shù ,qiū yǔ cǎo yán chéng 。zì cǐ zhǎng jiāng nèi ,wú yīn yè quǎn jīng 。
注释
- 杨柳青:借“柳”谐音“留”,表达离别不舍之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樽酒表丹诚:以酒为媒介传递赤诚之心,“丹诚”即赤诚,暗含对友人赴任的祝福与期许。
- 古道携琴去:琴为文人雅器,象征高洁品格;“古道”点明送别场景的苍凉与悠远。
- 深山见峡迎:长沙地处湘江中游,多山水峡谷,“峡迎”以拟人手法赋予自然以情意。
- 暖风花绕树:春日暖风拂面,繁花似锦,暗喻友人仕途顺遂。
- 秋雨草沿城:秋雨绵密,草木丰茂,暗示时光流转与离别的惆怅。
- 自此长江内,无因夜犬惊:化用“夜犬不吠,市井晏然”,祝愿友人治下太平,百姓安乐。
译文
离别时杨柳依依,举杯以酒表赤诚之心。
友人沿古道携琴而去,深山峡谷迎候前路。
暖风拂过繁花绕树,秋雨中草木沿城而生。
从此长江流域,再无夜犬惊扰之乱。
背景
- 历史事件:此诗约作于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后(759年),袁明府或为李白友人,赴任长沙时李白赠别。
- 地域关联:长沙属楚地,诗中“深山”“峡迎”暗合湘江流域的山水特征,亦隐喻时局动荡(安史之乱后南方藩镇割据)。
- 个人心境:李白经历政治失意后,借送别友人重燃济世热情,“夜犬不惊”暗含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亦折射其自身壮志未酬的无奈。
赏析
- 意象张力:
- 自然意象:“杨柳”“暖风”“秋雨”构成四季轮回,隐喻离别的短暂与人生的永恒。
- 人文意象:“携琴”“夜犬不惊”分别象征文人的高洁品格与治世理想,形成人格与政绩的双重呼应。
- 情感层次:
- 悲壮:“别离杨柳青”以乐景写哀情,强化离别的不舍。
- 豪迈:“自此长江内,无因夜犬惊”以宏大愿景收束,彰显李白的济世情怀。
- 语言风格:
- 语言质朴却意境深远,七言古诗中融入楚辞句式(如“深山见峡迎”),延续李白“以古入律”的创新。
评价
- 杜甫评李白:“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不见》)——可印证此诗“飘零”中见豪情。
- 现代学者:“此诗将离别之愁与治世之愿熔铸一体,堪称李白送别诗的典范之作。”(郁贤皓《李白大辞典》)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