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门天骄子,饱肉气勇决。
高秋马肥健,挟矢射汉月。
自古以为患,诗人厌薄伐。
修德使其来,羁縻固不绝。
胡为倾国至?出入暗金阙。
中原有驱除,隐忍用此物。
公主歌黄鹄,君王指白日。
连云屯左辅,百里见积雪。
长戟鸟休飞,哀笳曙幽咽。
田家最恐惧,麦倒桑枝折。
沙苑临清渭,泉香草丰洁。
渡河不用船,千骑常撇烈。
胡尘逾太行,杂种抵京室。
花门既须留,原野转萧瑟。
拼音
huā mén tiān jiāo zǐ,bǎo ròu qì yǒng jué。
gāo qiū mǎ féi jiàn,xié shǐ shè hàn yuè。
zì gǔ yǐ wéi huàn,shī rén yàn bó fá。
xiū dé shǐ qí lái,jī mí gù bù jué。
hú wéi qīng guó zhì?chū rù àn jīn què。
zhōng yuán yǒu qū chú,yǐn rěn yòng cǐ wù。
gōng zhǔ gē huáng hú,jūn wáng zhǐ bái rì。
lián yún tún zuǒ fǔ,bǎi lǐ jiàn jī xuě。
cháng jǐ niǎo xiū fēi,āi jiā shǔ yōu yè。
tián jiā zuì kǒng jù,mài dǎo sāng zhī zhé。
shā yuàn lín qīng wèi,quán xiāng cǎo fēng jié。
dù hé bù yòng chuán,qiān qí cháng piē liè。
hú chén yú tài háng,zá zhǒng dǐ jīng shì。
huā mén jì xū liú,yuán yě zhuǎn xiāo sè。
注释
- 花门:指回纥(唐代西北少数民族),因回纥牙门有雕饰,故称。
- 天骄子:化用”天之骄子”,形容回纥骁勇。
- 厌薄伐:厌恶轻率征伐(典出《诗经》”薄伐玁狁”)。
- 羁縻:怀柔笼络政策。
- 公主歌黄鹄:指宁国公主嫁回纥和亲事(黄鹄歌为汉代公主远嫁悲歌)。
- 积雪:喻回纥白色旌旗。
- 撇烈:马疾驰状。
- 杂种:史思明等叛军(含贬义)。
译文
回纥乃天之骄子,饱食肉酪勇猛果决。
秋高马肥健壮时,挟箭能射汉家月。
自古视其为边患,诗人厌弃轻开边。
修德怀柔使其归,笼络维系本不绝。
为何今倾国而来?出入宫阙如暗夜。
中原正值战乱际,忍辱暂借其兵力。
公主悲唱黄鹄歌,君王指日誓盟约。
连云旌旗屯左辅,百里可见白旗列。
长戟林立鸟惊飞,哀笳破晓声幽咽。
农家最是恐惧处,麦倒桑折遭践踏。
沙苑临近清渭水,本应水草丰美地。
渡河何须用舟船?千骑踏浪常飞驰。
胡尘已越太行山,叛军直逼长安城。
既须留用回纥兵,原野转眼变萧瑟。
背景
- 时间: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秋,长安收复前后。
- 事件:唐廷借回纥兵平叛,回纥军劫掠百姓。杜甫既忧心外族坐大,又痛惜民生凋敝,矛盾心情见于诗。
赏析
- 双重批判:
- 明写回纥残暴(”麦倒桑枝折”),暗讽朝廷饮鸩止渴(”隐忍用此物”)。
- 史诗笔法:
- “出入暗金阙”揭露回纥僭越,”公主歌黄鹄”以和亲典暗示屈辱。
- 意象对比:
- 沙苑”草丰洁”的理想景象与”原野转萧瑟”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
评价
- 《杜诗镜铨》(清·杨伦):”忧深虑远,非徒作危苦之词。”
- 陈寅恪:此诗反映唐代”外宁必有内忧”的民族政策困境。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