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江边阁

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拼音

míng sè yán shān jìng,gāo zhāi cì shuǐ mén。
bó yún yán jì sù,gū yuè làng zhōng fān。
guàn hè zhuī fēi jìng,chái láng dé shí xuān。
bù mián yōu zhàn fá,wú lì zhèng qián kūn。

注释

  1. 西阁:夔州(今重庆奉节)的西阁
  2. 暝色:暮色
  3. 高斋:高处的书斋
  4. 次水门:临近瞿塘峡的水门
  5. 鹳鹤:大型水鸟,象征高洁
  6. 豺狼:象征凶残的叛军
  7. 正乾坤:整顿天下

译文

暮色蔓延山间小路,高阁临近瞿塘水门。
薄云栖息山岩间隙,孤月在江浪中翻滚。
鹳鹤静默追逐飞翔,豺狼争食叫声喧腾。
彻夜不眠忧心战乱,无力整顿破碎乾坤。

背景

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年)秋,杜甫55岁流寓夔州时。诗中凝聚三重背景:

  1. 地理特征:夔州临瞿塘峡的险要地势
  2. 社会现实:安史之乱后的持续战乱
  3. 个人境遇:年老多病仍心系国事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动静对照(鹳鹤静/豺狼喧)
  • 意象象征(孤月喻自身)
  • 对仗精工(薄云/孤月)
  • 结句沉痛
  1. 思想内涵:
  • 对战乱的深切忧虑
  • 无力回天的悲怆
  • 孤臣孽子的责任感
  • 知识分子的人格坚守
  1. 表现手法:
  • 寓情于景
  • 对比手法
  • 直抒胸臆
  • 象征手法

评价

  1. 宋·刘辰翁:”‘孤月浪中翻’五字,摄人心魄”
  2. 明·王嗣奭:”结句二十字,老杜血泪”
  3. 清·浦起龙:”夔州诗压卷之作”
  4. 近人闻一多:”展现士大夫的忧患意识”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