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拼音
gù rén xī cí huáng hè lóu,
yān huā sān yuè xià yáng zhōu。
gū fān yuǎn yǐng bì kōng jìn,
wéi jiàn cháng jiāng tiān jì liú。
注释
- 黄鹤楼:武昌名胜(传说仙人乘鹤飞升处)
- 烟花:指繁花似锦的春景
- 广陵:今江苏扬州
- 碧空尽:消失在蓝天尽头
- 天际流:流向天边
译文
老友向西辞别黄鹤楼,
在花雾迷蒙的三月东下扬州。
孤帆的远影消失于碧空尽头,
只见浩荡长江流向天边。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十六年(728年)春,李白28岁游历江夏时。孟浩然时年40岁,自武昌东游吴越,李白在黄鹤楼为其饯行,写下这首千古绝唱。
赏析
- 意象组合:
- 人文意象:黄鹤楼(仙踪)
- 自然意象:烟花/孤帆/碧空/长江
- 色彩搭配:烟花(多彩)→碧空(单色)
- 艺术特色:
- “烟花”的朦胧美感
- “尽””流”的动态描写
- 空间延伸:楼→空→江→天
- 情感表达:
- 表层:送别场景
- 深层:对自由的向往
- 哲学意味:永恒(长江)与短暂(离别)
评价
- 宋代严羽:”唐人七绝压卷之作”(《沧浪诗话》)
- 明代王世贞:”二十八字有千里之景,万年之情”(《艺苑卮言》)
- 清代王士禛:”诗家神品,终唐之世无复继响”(《带经堂诗话》)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