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

杜甫

鹦鹉含愁思,聪明忆别离。
翠衿浑短尽,红嘴漫多知。
未有开笼日,空残旧宿枝。
世人怜复损,何用羽毛奇。

拼音

yīng wǔ hán chóu sī,cōng míng yì bié lí。
cuì jīn hún duǎn jìn,hóng zuǐ màn duō zhī。
wèi yǒu kāi lóng rì,kōng cán jiù sù zhī。
shì rén lián fù sǔn,hé yòng yǔ máo qí。

注释

  1. 翠衿:翠绿色的胸羽
  2. 浑短尽:几乎脱落殆尽
  3. 漫多知:徒然懂得很多(指学舌技能)
  4. 旧宿枝:曾经栖息过的树枝
  5. 怜复损:既喜爱又伤害(指人类对鹦鹉的豢养)

译文

鹦鹉眼中含愁绪,聪明反忆别离苦。
翠羽零落几脱尽,红嘴徒然学人语。
永无开笼自由日,空怀旧枝栖宿处。
世人爱怜复摧残,何须生就华美羽。

背景

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年)秋,杜甫57岁漂泊荆湘时。诗中通过鹦鹉意象,寄托三重情感:

  1. 个人境遇:如笼中鸟般的漂泊命运
  2. 社会观察:对人才被豢养利用的反思
  3. 哲学思考:自由与天赋的辩证关系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拟人化描写(”含愁思”)
  • 色彩对照(翠衿/红嘴)
  • 矛盾修辞(”怜复损”)
  • 结句诘问
  1. 思想内涵:
  • 对自由本质的探索
  • 知识分子的异化困境
  • 对”聪明反被误”的悲悯
  • 天赋与灾祸的哲学思考
  1. 表现手法:
  • 托物言志
  • 细节刻画(羽毛脱落)
  • 今昔对比
  • 象征手法

评价

  1. 宋·刘辰翁:”‘怜复损’三字,道尽世间才士遭遇”
  2. 明·王嗣奭:”杜公晚期咏物,愈见精神”
  3. 清·仇兆鳌:”结句是漆园(庄子)遗响”
  4. 近人冯至:”展现唐代文人的精神困境”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