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前小鹅儿

杜甫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
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
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
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

拼音

é ér huáng sì jiǔ,duì jiǔ ài xīn é。
yǐn jǐng chēn chuán bī,wú háng luàn yǎn duō。
chì kāi zāo sù yǔ,lì xiǎo kùn cāng bō。
kè sàn céng chéng mù,hú lí nài ruò hé!

注释

  1. 鹅儿黄似酒:小鹅绒毛的黄色如同酒色(唐代米酒呈淡黄色)
  2. 引颈:伸长脖子
  3. 无行:行为无拘束
  4. 宿雨:隔夜的雨水
  5. 层城:高大的城楼
  6. 奈若何:能拿你怎么办(表达对小鹅的担忧)

译文

小鹅绒毛黄如酒,把酒更爱这新鹅。
伸颈嗔怪船逼近,散乱游动惹眼多。
翅膀初展遭夜雨,气力尚小困江波。
日暮客散城门闭,狐狸来了可奈何!

背景

此诗作于广德元年(763年)春,杜甫52岁漂泊梓州(今四川三台)时。诗中通过小鹅意象,展现三重背景:

  1. 生活场景:江边观鹅饮酒的日常片段
  2. 自然气候:蜀地多雨的春季特征
  3. 心理投射:对弱小生命的共情与自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色彩通感(鹅黄/酒黄)
  • 动作特写(”引颈嗔船”的生动刻画)
  • 气候烘托(宿雨/暮色)
  • 结句悬想
  1. 思想内涵:
  • 对生命初期的怜爱
  • 对自然威胁的忧虑
  • 乱世中的无力感
  • 仁者与万物的共情
  1. 表现手法:
  • 即景抒情
  • 细节白描
  • 以小见大
  • 悬想手法(狐狸的潜在威胁)

评价

  1. 宋·刘辰翁:”‘嗔船逼’三字,写生妙手”
  2. 明·王嗣奭:”结句忽作危语,见杜老仁心”
  3. 清·浦起龙:”寻常小景,道出天地生物之意”
  4. 近人朱自清:”展现杜甫诗中的生态意识”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