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马行

杜甫

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
绊之欲动转欹侧,此岂有意仍腾骧?
细看六印带官字,众道三军遗路旁。
皮干剥落杂泥滓,毛暗萧条连雪霜。
去岁奔波逐余寇,骅骝不惯不得将。
士卒多骑内厩马,惆怅恐是病乘黄。
当时历块误一蹶,委弃非汝能周防。
见人惨澹若哀诉,失主错莫无晶光。
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乌啄疮。
谁家且养愿终惠,更试明年春草长。

拼音

dōng jiāo shòu mǎ shǐ wǒ shāng,gǔ gé lù wù rú dǔ qiáng。
bàn zhī yù dòng zhuǎn yī cè,cǐ qǐ yǒu yì réng téng xiāng?
xì kàn liù yìn dài guān zì,zhòng dào sān jūn yí lù páng。
pí gān bō luò zá ní zǐ,máo àn xiāo tiáo lián xuě shuāng。
qù suì bēn bō zhú yú kòu,huá liú bú guàn bù dé jiāng。
shì zú duō qí nèi jiù mǎ,chóu chàng kǒng shì bìng chéng huáng。
dāng shí lì kuài wù yī jué,wěi qì fēi rǔ néng zhōu fáng。
jiàn rén cǎn dàn ruò āi sù,shī zhǔ cuò mò wú jīng guāng。
tiān hán yuǎn fàng yàn wèi bàn,rì mù bù shōu wū zhuó chuāng。
shuí jiā qiě yǎng yuàn zhōng huì,gèng shì míng nián chūn cǎo chǎng。

注释

  1. 硉兀(lù wù):骨骼突起貌,语出《文选·海赋》
  2. 腾骧(xiāng):骏马奔驰,典出《西京赋》”乃奋翅而腾骧”
  3. 六印带官字:唐代官马烙印制度(《唐六典》载)
  4. 乘黄:传说中的神马,此处喻良驹
  5. 历块误一蹶:化用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过都越国,蹶如历块”
  6. 错莫:黯然失色,见鲍照《行路难》”今日见我颜色衰,意中错莫与先异”

译文

东郊瘦马令我感伤,骨架嶙峋似残墙。
绊动它欲行却歪倒,这岂是当年奔腾状?
细看六处官印犹在,都说是三军遗弃路旁。
皮干剥落沾满泥污,毛色枯暗披覆雪霜。
去年追剿残余叛军,骏马不惯未被选上。
兵卒多骑内厩好马,忧心它原是病乘黄。
当年驰骋偶失前蹄,遭弃非它所能预防。
见人凄然如诉哀苦,失主茫然双目无光。
天寒放逐与雁为伴,日暮无人管乌鸦啄疮。
谁家愿收养施厚恩,待试来年春草长。

背景

  • 时间:乾元二年(759年)冬杜甫贬官华州时作
  • 历史背景:
    • 安史之乱中官马损耗严重(《资治通鉴》载”战马耗亡殆尽”)
    • 唐军反攻时”抽补瘦弱以充战骑”(《旧唐书·郭子仪传》)
  • 个人寄托:
    • 以瘦马自喻贬官遭遇
    • “历块一蹶”暗指房琯事件牵连

赏析

《瘦马行》通过一匹被遗弃的战马,完成了杜甫对安史之乱中个体命运的史诗性书写。诗人以”骨骼硉兀如堵墙”的雕塑式开篇,将瘦马定格为苦难的纪念碑。在细节刻画上,”六印带官字”的烙印与”杂泥滓”的污秽形成残酷对比,见证着从体制荣耀到荒野弃儿的坠落轨迹。尤其”乌啄疮”的特写镜头,比白居易《羸骏》”疮深鞍马稀”更触目惊心,展现出杜甫”写实到残忍”的笔力。

诗歌的深层结构构建了多组命运对应关系:瘦马”不惯不得将”与诗人”朝廷记忆疏”(《至德二载》句)的仕途挫折;”内厩马”得宠与寒士遭弃的社会不公;”春草长”的希望与”雪霜”覆盖的现实。这种交织的隐喻网络,使作品超越动物怜悯诗,成为整个乱世流亡者的集体画像。

在艺术创新方面,杜甫改造了传统”骏马赞”的书写范式。曹植《白马篇》的”控弦破左的”英雄形象,在此被解构为”转欹侧”的伤残躯体;而”若哀诉”的拟人化手法,又赋予动物以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这种”去浪漫化”的写作,直接开启了中唐”病马诗”的创作潮流。

评价

  • 宋·刘辰翁:”‘错莫无晶光’五字,画尽英雄末路”(《集千家注杜诗》)
  • 明·王嗣奭:”借马喻人,较《病马》’尘中老尽力’更悲怆”(《杜臆》)
  • 清·杨伦:”结语温厚,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出仁者心肠”(《杜诗镜铨》)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