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拼音
Sǎn jìng yáng huā pū bái zhān, diǎn xī hé yè dié qīng qián.
Sǔn gēn zhì zǐ wú rén jiàn, shā shàng fú chú bàng mǔ mián.
注释
- 糁径:散落铺满小路(糁:散落状)
- 杨花:柳絮
- 青钱:喻指初生荷叶
- 雉子:小野鸡
- 凫雏:小野鸭
- 傍:依靠
译文
杨花洒落小径如铺白毡,
新荷点缀溪面似叠青钱。
笋根处藏着的雉鸡无人得见,
沙滩上小野鸭正偎着母鸭安眠。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暮春,杜甫居成都草堂。时值严武去世后,诗人准备离蜀前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寄托对安宁生活的眷恋。
赏析
- 艺术特色:
- 微观视角:选取”笋根””沙上”等细节场景
- 色彩构图:白毡(杨花)与青钱(荷叶)的色彩对比
- 动静结合:铺/叠(动)与眠(静)的呼应
- 隐喻手法:”无人见”暗含诗人孤独心境
- 思想内涵:
- 表层:暮春田园的生机盎然
- 深层:乱世中对生命安宁的向往
- 特殊意象:”傍母眠”折射诗人思亲之情
评价
- 明代王嗣奭《杜臆》:
“写景之工,不在大而在细,此老得之。” - 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
“末二句分明自况,非泛然咏物。” - 近代闻一多《唐诗杂论》:
“杜公小景诗,显微镜下的美学。”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