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漫兴九首·其九

杜甫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谁谓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拼音

Gé hù yáng liǔ ruò niǎo niǎo, qià sì shí wǔ nǚ ér yāo.
Shuí wèi zhāo lái bù zuò yì, kuáng fēng wǎn duàn zuì cháng tiáo.

注释

  1. 隔户:隔着窗户
  2. 弱袅袅:柔弱摇曳的样子
  3. 十五女儿:十五岁的少女
  4. 作意:故意,有意
  5. 挽断:拉断

译文

窗外杨柳枝柔弱地摇曳,
恰似十五岁少女的纤腰。
谁说晨风不是存心作恶,
竟用狂风吹断最长的枝条。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暮春,杜甫54岁,居成都草堂。为组诗最后一首,借杨柳被狂风摧折,暗喻诗人即将面临的漂泊命运(严武去世后失去依靠)。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拟人双关:”女儿腰”既写柳枝又暗喻美好事物
  • 转折对比:前两句柔美vs后两句暴烈
  • 隐喻手法:”狂风”象征命运的无常
  • 炼字精准:”挽”字赋予风以主动性
  1. 思想内涵:
  • 表层: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
  • 中层: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怜惜
  • 深层: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知

评价

  1. 宋代刘辰翁评:
    “末句突然转折,杜公惯用此法。”
  2. 明代王嗣奭《杜臆》:
    “借柳写怀,风断长条即自断前程之兆。”
  3. 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
    “柔者易折,杜公平生写照。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