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拼音
Cái lì yīng nán kuà shù gōng,fán jīn shuí shì chū qún xióng?
Huò kàn fěi cuì lán tiáo shàng,wèi chè jīng yú bì hǎi zhōng。
注释
- 数公:指初唐四杰等前辈文人
- 凡今:当今所有
- 出群雄:超群拔萃的大家
- 翡翠兰苕:翡翠鸟栖息在兰草上(喻纤巧文风)
- 掣鲸鱼:捕捉鲸鱼(喻雄浑气魄)
- 碧海:苍茫大海(喻广阔境界)
译文
当今才力难超越前辈诸公,
试问谁堪称文坛真英雄?
或许能看到翡翠鸟栖兰草的纤巧,
却不见有人能驾驭碧海擒鲸的雄风。
背景
此诗作于762年,是组诗承前启后之作。针对当时文坛或拘泥形式、或空喊复古的弊端,杜甫提出”鲸鱼碧海”的审美理想,确立其诗学理论的核心主张。
赏析
- 艺术特色:
- 意象对比:翡翠/兰苕(小)vs鲸鱼/碧海(大)
- 设问修辞:”谁是出群雄”引发思考
- 象征手法:用自然意象喻文学境界
- 语言凝练:二十八字构建完整诗学体系
- 思想内涵:
- 文学观:提倡雄浑与精巧的统一
- 批评观:反对片面追求形式技巧
- 创作观:强调艺术境界的开拓性
评价
- 宋代严羽《沧浪诗话》:
“杜公’碧海掣鲸’之喻,千古诗家准则。” - 明代胡应麟《诗薮》:
“此诗道尽古今文章能事。” - 清代叶燮《原诗》:
“少陵’鲸鱼碧海’,正指盛唐气象。”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