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四更山吐月)

杜甫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

拼音

sì gēng shān tǔ yuè,cán yè shuǐ míng lóu。
chén xiá yuán kāi jìng,fēng lián zì shàng gōu。
tù yīng yí hè fà,chán yì liàn diāo qiú。
zhēn zhuó héng é guǎ,tiān hán nài jiǔ qiū。

注释

  1. 山吐月:月亮从山间升起
  2. 尘匣:喻指云雾遮蔽的夜空
  3. 风帘:喻指云层如帘
  4. 兔:指月宫玉兔
  5. 蟾:指月宫蟾蜍
  6. 姮娥:嫦娥
  7. 九秋:深秋

译文

四更时分山间升月,夜将尽时水映楼明。
尘封镜匣忽开启,风卷云帘自挂钩。
玉兔应疑我白发,蟾蜍也恋我貂裘。
可怜嫦娥独守寡,天寒怎耐这深秋。

背景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年)秋,杜甫56岁流寓夔州时。诗中通过”山月”意象展现三重背景:

  1. 自然观察:夔州特殊的山地月出景观
  2. 身世感慨:年老漂泊的孤寂
  3. 神话联想:对月宫传说的重新诠释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动词精妙(”吐”、”明”)
  • 比喻新奇(尘匣/风帘)
  • 神话新解(兔蟾拟人)
  • 结句凄清
  1. 思想内涵:
  • 对自然奇观的惊叹
  • 衰老中的自我解嘲
  • 对孤独本质的认知
  • 神话与现实的交织
  1. 表现手法:
  • 拟人手法
  • 虚实相生
  • 今典活用
  • 留白艺术

评价

  1. 宋·苏轼:”‘山吐月’三字,古今绝唱”
  2. 明·王嗣奭:”杜诗善化用神话”
  3. 清·仇兆鳌:”四更月色,他人不能道”
  4. 近人闻一多:”展现杜甫诗中的神话意识”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