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愁十二首·其四

杜甫

身觉省郎在,家须农事归。
年深荒草径,老恐失柴扉。

拼音

shēn jué shěng láng zài,jiā xū nóng shì guī。
nián shēn huāng cǎo jìng,lǎo kǒng shī chái fēi。

注释

  1. 省郎:尚书省郎官(指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
  2. 农事归:归乡务农
  3. 年深:年岁久远
  4. 柴扉:柴门(指代家园)

译文

自觉仍是朝廷郎,家中农事待我归。
多年荒草掩小径,年老恐将家门违。

背景

此诗作于广德元年(763年)春,杜甫52岁漂泊梓州时。诗中展现三重背景:

  1. 仕途记忆: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的经历
  2. 现实困境:无法归乡的矛盾
  3. 年龄焦虑:对衰老的担忧

赏析

  1. 艺术特色:
  • 身份对比(郎官/农夫)
  • 时空交错(仕途记忆/现实归途)
  • 意象象征(荒草径喻人生路)
  • 结句警醒
  1. 思想内涵:
  • 仕与隐的矛盾
  • 归乡不得的惆怅
  • 对时间流逝的焦虑
  • 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危机
  1. 表现手法:
  • 自我对话
  • 虚实相生
  • 细节白描
  • 留白艺术

评价

  1. 宋·黄彻:”‘老恐’二字,道尽士人迟暮”
  2. 明·王嗣奭:”复愁组诗,此章最见矛盾”
  3. 清·杨伦:”荒草柴扉,写尽人生况味”
  4. 近人朱自清:”展现传统文人的仕隐困境”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