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镂箭镞,皂尾制旗竿。
一自风尘起,犹嗟行路难。
拼音
jīn sī lòu jiàn zú,zào wěi zhì qí gān。
yī zì fēng chén qǐ,yóu jiē xíng lù nán。
注释
- 金丝镂箭镞:用金丝装饰的箭镞(指精良武器)
- 皂尾制旗竿:用黑色牦牛尾装饰的旗杆(指军旗仪仗)
- 风尘起:指安史之乱爆发(天宝十四载,755年)
- 行路难:既指旅途艰难,亦暗用乐府《行路难》典故
译文
金丝镶嵌的箭镞,皂尾装饰的旗杆。
自从战乱爆发后,至今仍叹行路难。
背景
此诗作于广德元年(763年)春,杜甫52岁漂泊梓州时。诗中通过军事意象展现三重背景:
- 军事记忆:对朝廷盛时武备的回忆
- 现实困境:战乱持续的旅途艰难
- 历史跨度:安史之乱爆发至今已八年
赏析
- 艺术特色:
- 今昔对比(盛时武备/乱世路途)
- 意象浓缩(箭镞旗竿代指盛世)
- 双关运用(”行路难”)
- 结句沉痛
- 思想内涵:
- 对盛唐武备的追忆
- 战乱持久性的感慨
- 知识分子漂泊命运
- 历史盛衰的反思
- 表现手法:
- 以小见大
- 借物抒怀
- 今典暗用
- 留白艺术
评价
- 宋·刘辰翁:”‘犹嗟’二字,八年血泪”
- 明·王嗣奭:”前二句写尽开元气象”
- 清·仇兆鳌:”行路难三字,含乐府遗响”
- 近人陈寅恪:”展现盛衰对比的历史眼光”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