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愁十二首·其十一

杜甫

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
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拼音

měi hèn táo péng zé,wú qián duì jú huā。
rú jīn jiǔ rì zhì,zì jué jiǔ xū shē。

注释

  1. 陶彭泽: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
  2. 对菊花:陶渊明爱菊,有”采菊东篱下”名句
  3. 九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4. 酒须赊:需要赊酒来饮

译文

常怨陶渊明县令,无钱买酒赏菊花。
今又重阳佳节到,自知只能赊酒喝。

背景

此诗作于广德元年(763年)重阳节,杜甫52岁漂泊梓州时。诗中通过重阳意象展现三重背景:

  1. 文人传统:陶渊明的重阳典故
  2. 经济困境:诗人贫困的生活现状
  3. 时令感受:乱世中的节日体验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用典翻新(反用陶典)
  • 今昔对比(理想/现实)
  • 细节白描(”酒须赊”)
  • 结句幽默
  1. 思想内涵:
  •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贫困中的自我解嘲
  • 乱世文人的生存智慧
  • 对文化传统的坚守
  1. 表现手法:
  • 借古抒怀
  • 正话反说
  • 以小见大
  • 留白艺术

评价

  1. 宋·黄彻:”‘须赊’二字,苦中作乐”
  2. 明·王嗣奭:”杜诗善化用陶典”
  3. 清·仇兆鳌:”重阳诗别开生面”
  4. 近人朱自清:”展现文人的幽默与坚韧”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