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拼音
jīn yè fū zhōu yuè,guī zhōng zhī dú kàn。
yáo lián xiǎo ér nǚ,wèi jiě yì cháng ān。
xiāng wù yún huán shī,qīng huī yù bì hán。
hé shí yǐ xū huǎng,shuāng zhào lèi hén gān。
注释
- 鄜州:今陕西富县(当时杜甫家属避难处)
- 闺中:指妻子
- 未解:不懂得
- 云鬟:女子蓬松如云的环形发髻
- 虚幌:透明的帷帐
译文
今夜鄜州明月光,妻子闺中独凝望。
遥怜幼小儿女们,不解母亲忆长安。
夜雾浸湿她云鬟,月光清冷玉臂寒。
何时才能共依帷,月光同照泪痕干。
背景
此诗作于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45岁被困长安时。诗中通过”月夜”意象展现三重背景:
- 家庭离散:安史之乱中与家人分离
- 空间对照:长安(诗人)与鄜州(妻儿)
- 情感投射:对妻子形象的深情想象
赏析
- 艺术特色:
- 对面着笔(从妻子角度写)
- 细节想象(”云鬟湿””玉臂寒”)
- 时空交错(两地一月)
- 结句深情
- 思想内涵:
- 乱世离别的痛苦
- 对妻儿的深切牵挂
- 家庭团聚的渴望
- 月光的双重象征(分离/团圆)
- 表现手法:
- 虚实相生
- 意象叠加
- 情感递进
- 留白艺术
评价
- 宋·苏轼:”‘湿’字’寒’字,妙绝千古”
- 明·王嗣奭:”对面写法,情更真切”
- 清·浦起龙:”五律至此,无忝诗圣”
- 近人闻一多:”展现中国文人的家庭伦理观”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