掖垣竹埤梧十寻,洞门对溜常阴阴。
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
腐儒衰晚谬通籍,退食迟回违寸心。
衮职曾无一字补,许身愧比双南金。
拼音
yè yuán zhú pí wú shí xún,dòng mén duì liū cháng yīn yīn。
luò huā yóu sī bái rì jìng,míng jiū rǔ yàn qīng chūn shēn。
fǔ rú shuāi wǎn miù tōng jí,tuì shí chí huí wéi cùn xīn。
gǔn zhí céng wú yī zì bǔ,xǔ shēn kuì bǐ shuāng nán jīn。
注释
- 掖垣:宫墙(指门下省官署)
- 竹埤:竹编的矮墙
- 通籍:做官(指任左拾遗)
- 衮职:帝王职事(借指谏官职责)
- 双南金:最优质的铜(喻指杰出人才)
译文
宫墙边竹篱梧高十寻,洞门对檐溜常年阴森。
落花飘絮白昼寂无声,斑鸠鸣雏燕春意已深。
腐儒衰迈谬得为朝官,退食徘徊有违本心。
谏官任上未补一辞,自许抱负愧比南金。
背景
此诗作于乾元元年(758年)春,杜甫47岁任左拾遗时。诗中展现三重背景:
- 官署环境:门下省的建筑景观
- 心理矛盾:谏官职责与能力落差
- 季节特征:暮春时节的物候变化
赏析
- 艺术特色:
- 空间铺陈(由外而内的官署描写)
- 反衬手法(青春景致/衰迈心境)
- 自我解嘲(”腐儒””愧比”)
- 结句沉痛
- 思想内涵:
- 谏官的责任焦虑
- 才不配位的惶恐
- 对政治理想的坚持
- 知识分子的自省精神
- 表现手法:
- 即景抒怀
- 古今对比
- 意象象征
- 留白艺术
评价
- 宋·黄彻:”‘愧比’二字,见老杜赤诚”
- 明·王嗣奭:”省中题壁,自画像也”
- 清·仇兆鳌:”青春深三字,反衬最妙”
- 近人冯至:”展现传统士大夫的良知困境”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