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闷十二首·其二

杜甫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流。

拼音

Shāng hú lí bié xià Yáng zhōu,yì shàng Xī líng gù yì lóu。
Wèi wèn Huái nán mǐ guì jiàn,lǎo fū chéng xìng yù dōng liú。

注释

  1. 商胡:西域商人
  2. 下扬州:顺长江东下扬州
  3. 西陵:指夷陵(今湖北宜昌)
  4. 故驿楼:旧时的驿站楼阁
  5. 淮南:指扬州一带
  6. 东流:向东漂泊

译文

西域商人离别东下扬州,
令我想起曾登西陵驿楼。
想打听淮南米价高低,
我这老翁也兴起东游之念。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54岁,流寓夔州。见商旅往来触发漂泊之思,反映诗人晚年仍心怀壮游之志。

赏析

  1. 艺术特色:
  • 虚实相生:商旅(实)→回忆(虚)→设想(虚)
  • 细节传神:”问米价”写实生活关切
  • 语言平易:以口语入诗
  • 结构精巧:四句三层转折
  1. 思想内涵:
  • 漂泊意识:终身羁旅情结
  • 经济关怀:关注民生物价
  • 生命态度:老而不衰的壮游心
  • 历史记忆:驿站文化的缩影

评价

  1. 宋代黄鹤《补注杜诗》:
    “寻常琐事,道出千古旅情。”
  2. 明代王嗣奭《杜臆》:
    “老夫欲东流五字,写尽杜陵本色。”
  3. 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
    “以问米作结,愈俗愈雅。”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