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拼音

Jiàn wài hū chuán shōu Jì běi, chū wén tì lèi mǎn yī cháng.
Què kàn qī zǐ chóu hé zài, màn juǎn shī shū xǐ yù kuáng.
Bái rì fàng gē xū zòng jiǔ, qīng chūn zuò bàn hǎo huán xiāng.
Jí cóng Bā xiá chuān Wū xiá, biàn xià Xiāng yáng xiàng Luò yáng.

注释

  1. 剑外:剑门关以南(指蜀地)
  2. 蓟北:今河北北部(安史叛军老巢)
  3. 却看:回头看
  4. 漫卷:胡乱卷起
  5. 青春:春天
  6. 巴峡:重庆以东江峡
  7. 巫峡:三峡第二峡
  8. 襄阳:今湖北襄阳
  9. 洛阳:杜甫故乡(自注:”余田园在东京”)

译文

蜀地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
初闻时泪水沾湿了衣裳。
回头看妻儿愁容何在,
胡乱卷起诗书欣喜若狂。
白日里放声歌唱要痛饮美酒,
趁着春光正好返回故乡。
即刻从巴峡穿过巫峡,
顺流而下经襄阳直向洛阳。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杜甫52岁,流寓梓州(今四川三台)。闻知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终告平定,诗人狂喜而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情感递进:涕泪→狂喜→放歌→归乡
  • 时空压缩:四句完成从蜀中到洛阳的想象旅程
  • 动作描写:”却看””漫卷””放歌””穿””下”等动词串联
  • 对仗创新:尾联流水对打破律诗常规
  1. 思想内涵:
  • 家国情怀:个人命运与国家统一的共振
  • 生命意识:战乱终结带来的新生希望
  • 空间意识:地理意象构建精神地图
  • 时间意识:”青春”的双重含义

评价

  1. 宋代范温《潜溪诗眼》:
    “杜诗之快,当为第一。”
  2. 明代王嗣奭《杜臆》:
    “此老生平第一快诗。”
  3. 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
    “八句如黄河之水,一气直下。”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