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最高楼

杜甫

城尖径仄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
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
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
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拼音

Chéng jiān jīng zè jīng pèi chóu, dú lì piāo miǎo zhī fēi lóu.
Xiá chè yún mái lóng hǔ wò, jiāng qīng rì bào yuán tuó yóu.
Fú sāng xī zhī duì duàn shí, ruò shuǐ dōng yǐng suí cháng liú.
Zhàng lí tàn shì zhě shuí zǐ? Qì xuè bèng kōng huí bái tóu.

注释

  1. 城尖径仄:城墙陡峭,小路狭窄
  2. 旌旆愁:军旗似乎也含愁绪
  3. 缥缈之飞楼:高耸入云的楼阁
  4. 峡坼:峡谷开裂
  5. 云霾:云雾昏暗
  6. 龙虎:形容山势险峻如龙虎盘踞
  7. 鼋鼍:大鳖和鳄鱼(喻江中巨物)
  8. 扶桑:神话中的东方神树
  9. 断石:指瞿塘峡的巨石
  10. 弱水:神话中的西方河流
  11. 杖藜:拄着藜木拐杖
  12. 泣血迸空:血泪洒向空中

译文

陡峭城墙窄径上军旗含愁,
独自登上缥缈入云的高楼。
峡谷开裂云雾中龙虎蛰伏,
江流清澈日光下鼋鼍遨游。
扶桑西枝遥对瞿塘断石,
弱水东影追随着长江奔流。
拄杖慨叹世事的是何人?
血泪洒空回转白发苍头。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54岁,流寓夔州。诗人登白帝城最高楼远眺,借险峻山水抒写乱世忧思,是杜甫七律变体的代表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空间造境:从”城尖径仄”到”扶桑弱水”的宇宙级视野
  • 神话意象:龙虎/鼋鼍/扶桑/弱水的超现实组合
  • 律诗变体:打破七常规格,创”歌行入律”新体
  • 视听通感:”泣血迸空”的震撼性表达
  1. 思想内涵:
  • 政治观:对藩镇割据的隐忧(”旌旆愁”)
  • 自然观:人在自然伟力前的渺小
  • 生命意识:”白首””泣血”的终极追问
  • 宇宙意识:神话与现实的时空交融

评价

  1. 宋代黄庭坚:
    “杜子美《白帝城》诗,乃歌行之祖,调入律诗。”
  2. 明代王嗣奭《杜臆》:
    “此老七律变体,如神龙掉尾,不可端倪。”
  3.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
    “泣血迸空四字,写尽千古孤臣之泪。”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