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将五首·其五

杜甫

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
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
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分明数举杯。
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

拼音

Jǐn jiāng chūn sè zhú rén lái, wū xiá qīng qiū wàn hè āi.
Zhèng yì wǎng shí Yán pú yè, gòng yíng zhōng shǐ wàng xiāng tái.
Zhǔ ēn qián hòu sān chí jié, jūn lìng fēn míng shù jǔ bēi.
Xī shǔ dì xíng tiān xià xiǎn, ān wēi xū zhàng chū qún cái.

注释

  1. 锦江:成都母亲河
  2. 严仆射:严武(曾任剑南节度使,加检校仆射)
  3. 中使:皇帝特使
  4. 望乡台:成都北郊名胜(暗含思君意)
  5. 三持节:严武三次镇蜀(实为两次,杜甫用夸张笔法)
  6. 数举杯:指严武治军恩威并施
  7. 出群材:超群的人才

译文

锦江春色追忆着故人身影,
巫峡秋声在千山万壑间哀鸣。
正追念昔日的严仆射,
曾共迎中使于望乡台。
主上恩宠使他三度持节镇蜀,
军令分明常与将士共饮。
西蜀地势堪称天下至险,
安危存亡须赖杰出将才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严武去世后。杜甫通过追忆严武治蜀功绩,表达对继任者平庸无能的忧虑,是组诗的总结篇。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空交错:锦江春(昔)→巫峡秋(今)
  • 虚实相生:望乡台(实景)→思君意(虚写)
  • 数字运用:”三持节””数举杯”的强化效果
  • 结构呼应:首尾的地理意象(锦江→西蜀)
  1. 思想内涵:
  • 政治观:强调能臣治边的重要性
  • 历史观:个人与地域的互动关系
  • 军事观:地形险要需配人杰
  • 价值观:对严武知遇之恩的感念

评价

  1. 宋代刘辰翁评:
    “此篇为五首之归宿,见老杜重将相之略。”
  2. 明代王嗣奭《杜臆》:
    “以严武结,非私谊也,盖伤蜀中后继无人。”
  3. 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
    “二十八字,一部《蜀镇守记》。”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