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拼音
Shǐ jūn gāo yì qū jīn gǔ, liáo luò sān nián zuò Jiàn zhōu.
Dàn jiàn Wén wēng néng huà sú, yān zhī Lǐ guǎng wèi fēng hóu?
Lù jīng Yàn yù shuāng péng bìn, tiān rù Cāng láng yī diào zhōu.
Róng mǎ xiāng féng gèng hé rì? Chūn fēng huí shǒu Zhòng xuān lóu.
注释
- 使君:指李剑州(剑州刺史)
- 文翁:西汉蜀郡太守(喻李的治绩)
- 李广:汉代名将(喻李的遭遇)
- 滟滪:滟滪堆(三峡险滩)
- 沧浪:汉水支流(暗用《楚辞》典)
- 仲宣楼:王粲(字仲宣)在荆州所建楼(代指荆南)
译文
您的崇高道义贯通古今,
却冷落三年困守剑州。
世人只知您如文翁化俗,
谁解您似李广难封侯?
我途经滟滪已是双鬓斑白,
将入沧浪作一叶钓舟。
战乱中重逢更待何时?
春风里回望仲宣旧楼。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杜甫53岁将离蜀地赴荆南(今湖北一带)时。借赠别抒写对友人怀才不遇的愤懑,表达自身漂泊之愁。
赏析
- 艺术特色:
- 用典双关:文翁(政绩)/李广(遭遇)的复合喻指
- 意象对仗:滟滪(险)vs沧浪(隐)的空间隐喻
- 情感张力:前四句鸣不平,后四句诉离愁
- 语言凝练:”双蓬鬓””一钓舟”的沧桑感
- 思想内涵:
- 政治观:对人才压抑的批判
- 友情观:患难中的相知相惜
- 生命意识:衰老与漂泊的无奈
- 历史意识:个人与名将的命运共鸣
评价
- 宋代刘辰翁评:
“杜公寄赠诗,此为压卷。” - 明代王嗣奭《杜臆》:
“文翁李广一联,道尽千古才士之悲。” - 清代杨伦《杜诗镜铨》:
“末句春风回首,有不尽之妙。”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