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平宫中吕太一,收珠南海千馀日。
近供生犀翡翠稀,复恐征戎干戈密。
蛮溪豪族小动摇,世封刺史非时朝。
蓬莱殿前诸主将,才如伏波不得骄。
拼音
zì píng gōng zhōng lǚ tài yī,shōu zhū nán hǎi qiān yú rì。
jìn gòng shēng xī fěi cuì xī,fù kǒng zhēng róng gān gē mì。
mán xī háo zú xiǎo dòng yáo,shì fēng cì shǐ fēi shí cháo。
péng lái diàn qián zhū zhǔ jiàng,cái rú fú bō bù dé jiāo。
注释
- 自平:指吕太一平定岭南叛乱
- 吕太一:唐代宦官,曾任岭南节度使
- 伏波: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
- 生犀:犀牛角(珍贵贡品)
- 世封刺史:世袭的地方长官
- 蓬莱殿:唐代大明宫别称
译文
吕太一平定岭南叛乱,在南海收珠已千余日。
近来进贡的生犀翡翠稀少,又恐征伐战事频密。
蛮溪豪族小有骚动,世袭刺史不按时朝觐。
蓬莱殿前的诸位主将,纵有伏波之才也不得骄矜。
背景
此诗作于大历四年(769年),杜甫58岁漂泊湖南时。诗中展现三重背景:
- 历史事件:吕太一平定岭南
- 政治现实:地方割据与中央矛盾
- 诗人立场:对宦官专权的隐晦批评
赏析
- 艺术特色:
- 今典活用(伏波喻将)
- 含蓄表达(”不得骄”)
- 以小见大(贡品稀少)
- 结句警策
- 思想内涵:
- 对地方割据的忧虑
- 对宦官干政的批评
- 对朝廷权威的关注
- 知识分子的政治敏感
- 表现手法:
- 借事抒怀
- 虚实相生
- 今古对照
- 留白艺术
评价
- 宋·刘辰翁:”‘不得骄’三字,含蓄深远”
- 明·王嗣奭:”杜诗善写政治微意”
- 清·浦起龙:”伏波之喻,古今同慨”
- 近人陈寅恪:”展现中唐政治困境”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